|《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0年度报告》出炉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0年度报告》出炉】◎采访人员 刘 垠
4月14日 , 采访人员从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国家科技评估中心)获悉 ,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0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近日在全国出版 。 报告显示 , 2019年 , 3450家公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项数有所增长 。 合同项数为15035项 , 比上一年增长32.3%;合同总金额为152.4亿元 , 较上一年下降19.1% 。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副主任黄灿宏介绍 , 其中 , 单项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超过1亿元的成果有24项 , 较上年下降20% 。 财政资助项目产生的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项数为2815项 , 比上一年增长10.9%;合同金额为47.0亿元 , 比上一年下降18.9% 。
报告由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共同编写 , 得到了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的指导 。
交易金额下降为哪般
报告指出 , 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持续活跃 , 但科技成果交易金额下降 。 科技成果转化合同平均金额为101.4万元 , 较上年下降38.8% 。 作价投资合同金额也有所下降 , 以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额达51.0亿元 , 以作价投资平均合同金额达1016.6万元 , 比上一年下降39.1% 。
“随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部曲的出台实施 , 2016年—2019年全国出现‘井喷式’成果转化热潮 , 各高校院所的成果转化合同实现了兑现 。 ”究其原因 ,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副总评估师、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秘书长韩军认为 , 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是有规律的 , 即“十年磨一剑” 。 现有可转化的科技成果存量不多 , 后续成果的产出及转化 , 尚需时日 。
需要注意的是 , 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强度也在下滑 。 2019年 , 个人获得现金和股权奖励金额达53.1亿元 , 较上年下降23.6%;研发与转化主要贡献人员获得的现金和股权奖励总金额达47.6亿元 , 比上一年下降26.2% , 占奖励个人总金额(53.1亿元)的比重达到89.6% 。
针对报告中部分科技成果转化指标2019年有所下降的原因 , 在初步调研后 , 韩军分析说 , 高价值科技成果的产出需要一定的研发周期 , 不具有连续性 。
“2015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前积累的可转化的高价值科技成果近几年逐渐实施转化后 , 未转化及新产出的科技成果因成熟度有限 , 高校院所更趋向于以产学研合作方式(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进行转化 , 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数量有所减少 。 ”韩军告诉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 国家要求对高校所属企业进行全面清理规范 , 大额科技成果以作价投资方式实施转化受到一定影响 。
推动高价值成果产业化
“科技成果转化流向聚集明显 。 ”报告显示 , 2019年 , 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的科技成果转化至制造业的合同金额最大 , 为58.2亿元;转化至中小微其他类型企业的合同金额最大 , 为91.9亿元 。 东部地区成为科技成果的主要产生地和承接地 。
报告显示 , 2019年 , 3450家高校院所技术开发、咨询、服务合同金额为933.5亿元 , 比上年增长22.9%;高校院所兼职从事成果转化和离岗创业人员数量为14210人 , 比上年增长23.4% 。 数据表明 , 产学研合作稳定增长 。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 , 一些高校院所结合实际 , 探索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成果转化模式 。 如优化成果转化制度体系 , 瞄准国家战略及市场需求 , 推动高价值成果产业化 。 ”黄灿宏说 , 在推动建立技术转移机构、深化产学研合作、注重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培养、健全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 , 一些高校院所也做出了典型示范 。
比如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围绕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重大需求 , 探索“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三链融合创新模式 , 与合肥市等发起设立总规模102亿元的集成电路相关产业基金 , 累计成功孵化企业116家 , 2019年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90亿元;浙江大学技术转移机构通过开展高价值专利筛选工作 , 促成各类产学研合作项目总经费逾1.6亿元 , 推动校企战略合作2.5亿元……
成果转化老难题待新解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和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 , 仍存在一些体制机制性问题 。 ”韩军坦言 , 目前 , 政府部门间科技成果转化部分相关法规政策衔接不够 , 现有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落实不到位 , 医疗卫生机构尤其是高等院校附属医疗机构的成果转化机制不明确 。
不容忽视的是 , 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支持体系亟待完善 , 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平台)还待系统布局 , 科技成果质量和转化动力有待提高 。
“高校院所反映的‘四唯’问题仍然存在 , 部分科研工作者重基础研究轻应用研究 , 重论文轻成果转化 , 不了解市场情况和企业需求 , 转化动力有待提高 。 ”黄灿宏坦承 , 部分科技成果质量水平不高 , 一些成果是为了完成项目、发表论文、申报专利和申报职称凑数 。 同时 , 成果转化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
虽然2020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 但部分单位反映 , “四唯”破而未立 , 如何将科技成果转化放入职称晋升的考核体系没有统一方式 , 科技成果评价缺乏规范性的问题依然存在 。
直面成果转化中的老难题 , 报告提出针对性建议 ,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堵点 , 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供需两端双向发力 , 推动高质量科技成果产出 。
“扎实推进科技评价制度改革 , 以质量、贡献和转化绩效为导向 , 激发科研人员转化热情 。 ”在黄灿宏看来 ,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加强现有可操作性的科技成果评价标准的推广应用 , 适时将技术成熟度评价纳入国家科技计划立项、验收评审标准中 。
推荐阅读
- 原神|《原神》「飞彩镌流年」2.4 版本预下载已开启
- 核心|中科大陈秀雄团队成功证明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研究登上《美国数学会杂志》
- 龙珠|realme GT2 Pro 预热,联名《龙珠》定制新品
- 短片|马蜂窝推全球首份《星际太空旅行指南》,发布年度短片
- 公司|《Control》开发商正在与腾讯合作开发一款PVE射击网游
- 技术|史河科技《船舶除锈机器人》项目获2021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 短片|马蜂窝推出《你咋不上天呢?》,每一次探索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 直播|演示视频创作软件《万兴鹿演》新增“虚拟形象录制”
- Create|什么是元宇宙游戏?百度《希壤》成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导论|时隔五年,普林斯顿大学经典书《在线凸优化导论》第二版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