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自动驾驶汽车“提速”上路?
智能化浪潮之下 , 自动驾驶技术已成为未来汽车的“必争之地” 。 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在闹市区无保护路段实现无干预自动驾驶;威马W6的L4级别无人驾驶系统仅需学习一次即可自主寻径泊车……2021上海车展前夕 , 最新一波自动驾驶技术大出风头 , 不少消费者甚至开始憧憬“开”着自己的汽车一路补觉的科幻体验 。 不过 , L4级别的自动驾驶车辆实现量产 , 并不意味着真正“上路”已经指日可待 。
华为高阶自动驾驶技术技惊四座
4月17日晚间 , 北汽新能源在上海举行极狐品牌之夜暨上市发布会 , 新一代智能豪华纯电轿车阿尔法S , 搭载华为最新的自动驾驶技术“技惊四座” 。
在极狐品牌公布的一段视频中 , 阿尔法S行驶在一段双向两车道的市区道路上 , 突然从路侧跑过来的行人、骑电动车在来往车辆之间穿梭的外卖小哥、逆向借道行驶的对侧来车 , 都让坐在驾驶位、将双手放在方向盘下方的体验者捏一把冷汗 。
“好几次我都以为会让我接管 , 没想到竟然真的能顺利通过!”长达几公里的测试路途中 , 体验者频频发出惊呼 。 只见视频中阿尔法S面对两侧复杂路况的“双向夹击” , 虽然行驶较为缓慢 , 却每次都能在一两秒的短暂“思考”后灵活避让 , 部分复杂情况下的处理方式甚至比许多司机更熟练 。
完成这段市区真实路况下自动驾驶测试的 , 正是极狐最新发布的阿尔法S华为HI版 。 这款车辆搭载华为ADS高阶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 , 拥有12个超声波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4个全景摄像头、1个驾驶员人脸识别摄像头 , 并具备高速公路自动变道辅助、智能弯道续航、后向行人/车辆穿行预警等高级辅助驾车功能 。
采访人员获悉 , 这是该套系统在汽车行业的首次应用 , 也是全球首款搭载3颗激光雷达的量产车 , 具备华为最高阶自动驾驶水平 。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此前在华为分析者大会上透露 , 目前该技术水平已经能实现市区内1000公里的无干预自动驾驶 。
新势力争相布局自动驾驶技术
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之下 , 自动驾驶技术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必争之地” , 几家造车新势力也都在争相布局 。
4月16日晚 , 威马举行“IMAGINE DAY威马畅想日”品牌发布会 , 宣布全新车型威马W6上市 , 新车共推出5款车型 , 售价区间为16.98万元至25.98万元 , 并正式开启交付 。 作为造车新势力上半年唯一交付的全新车型 , 威马W6的一大亮点就是率先搭载高通8155芯片、达到L4级别无人驾驶 。
由于实际路况太过复杂 , 短期内很难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 , 此次威马更加突出了在一些特定场景下的无人驾驶技术 。 例如停车时 , 其具备的自主学习泊车系统适用于住宅、公司等固定车位场景 , 车辆仅需学习一次即可自主寻径泊车 。 同时 , 对于大型商场、写字楼等非固定车位场景 , 依托高精地图泊车以及云端百万级算力 , 车辆可自动规划泊车路线 , 实现全无人自主泊车、取车 。
小鹏汽车也赶在上海车展前亮相了第三款量产车型P5 , 自动驾驶技术也是一大亮点 。 小鹏汽车称 , P5将是行业内首批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车 , 其安全驾驶辅助系统将新增“城市驾驶”功能 。
据悉 , 小鹏P5搭载的HAP车规级激光雷达单个雷达的横向视场角为120° , 最远探测距离可达150米 。 采用双激光雷达的组合方式可增加到150°视野 。 在激光雷达加持下 , P5的自动驾驶能力再度升级 。 相比此前版本 , 最新版可大幅度提升对行人、静态物品的识别 , 而且不会受到夜间光线不足的影响 。
不过 , 自动驾驶技术目前还只停留在厂家营销阶段 , 以国内现有交通法规 , 完全自动驾驶只允许测试 , 并不允许真正上路 。
激光雷达成自动驾驶新趋势?
采访人员注意到 , 小鹏、极狐、蔚来等品牌的最新车型 , 都共同强调了将搭载激光雷达 。 而激光雷达 , 也俨然成为当下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一个新趋势 。
何为激光雷达?就好像动物中的蝙蝠 , 识别不需要用眼睛 , 仅仅依靠雷达反射就能准确知道前方距离和障碍物 。 目前主流自动辅助驾驶借助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仅能实现高速自适应巡航、道路保持等功能 , 却难以应对更复杂路段 , 难以实现城市低速安全辅助 。 而激光雷达将提升城市低速、复杂路面的自动驾驶能力 。
因此 , 蔚来、小鹏、极狐等车企 , 纷纷宣布将在车上搭载激光雷达 , 以达到更高级别自动驾驶 。 但作为新能源领头羊 , 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却认为激光雷达成本过高 , 更倾向于用视觉识别技术来实现自动驾驶功能 。 近期特斯拉升级的最新版本FSD Beta V9自动驾驶服务中 , 仍采用“纯视觉、无雷达”的路线 。
但视觉识别存在着在雨雪等极端天气以及光线不足等情况下 , 识别精度下降的问题 。 面对质疑 , 马斯克认为:“当雷达和视觉不一致时 , 你更相信哪一个?视觉具有更高的精度 。 随着视觉处理能力的提高 , 雷达将远远落后 。 ”
【|完全自动驾驶汽车“提速”上路?】关于两种自动驾驶技术孰优孰劣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 , 究竟谁才配做“无人车之眼”?业内人士分析 ,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成本不断降低 , 激光雷达在高级别自动驾驶领域仍然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 采访人员 赵语涵 实习采访人员 杨天悦
推荐阅读
- 地面|全程回顾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
- 人物|马斯克谈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有性格 明年底或完成原型
- 测试|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在公开道路的全无人化测试
- AMD|AMD 350亿美元收购赛灵思交易完成时间推迟 预计明年一季度完成
- 测试|北京:自动驾驶测试里程突破365万公里
- 识别|天津滨海机场RFID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完成建设 行李标签识别成功率可提升至99%
- 华依|中信证券:惯性导航有望成为L3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标配产品
- 爆发|中信证券:自动驾驶渐行渐近,惯性导航刚需爆发
- Apple|法官称苹果零售店搜包和解协议虽不完美,但可继续进行
- 矩阵|聚焦快递末端痛点 国内首款无人驾驶快递物流车在中通启动应用场景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