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在智能手机已经快变成我们的器官的今天 , 出门携带钥匙的习惯似乎已经要没落了 , 但还是需要一个系扣与物品相连 , 无论是拴在包上 , 还是挂在家里的哪个角落 。
蓝牙追踪器为手机之外的其他物品「打 Tag 标签」 , 实现物品的寻向定位 , 因为它借助的是手机的通讯能力 , 因此这样的配件形式受到了各家手机厂商的追捧 。
其中 , 三星无疑是最「着急」的一个 , 不仅因为如上的原因 , 更因为苹果的 AirTag 传言太久、呼声太高了 。
SmartTag 抢先一步上市 赶在 AirTag 上市之前 , 三星 Galaxy SmartTag 率先于今年 1 月北美上市 , 具备 UWB 功能的 SmartTag+ 也于 4 月初上市 , 前者单价不到 30 美元 , 后者则不到 40 美元 。
文章图片
三星利用蓝牙低功耗(BLE)技术 , 让 SmartTag 作为蓝牙接收站 , 与手机配合实现了智能追踪 。
即便是 SmartTag 处于脱机离线的状态下 , 手机也可以自动检测到 BLE 信号 , 并将位置信息发送到 SmartThings 服务器 , 服务器再将信息发送到手机 , 用户就可以通过手机上的「SmartThings Find」应用程序 , 查看到物品的位置信息了 。
本质上 , 手机是从 SmartTag 上接收「SOS 消息」并将其以安全的方式传递给用户 。 不止是位置信息 , 还有寻找挂有 SmartTag 的物体的导航路线、以及目的地的其他相关信息 。
文章图片
一般在家里、办公室这样的短距离空间 , SmartTag 就很容易找到目标 。 而对于更远的超过蓝牙传输范围之外的物品 , 则需要借助三星的私有网络 , 追溯到手机最后一次连接到 SmartTag 的位置 , 从而实现轨迹追踪和网络定位——无论是你的 Galaxy 手机还是其他人的 Galaxy 手机 , 都能帮助你定位 。
手机定位是在后台以匿名和加密方式进行的 , 加密的专用 ID 可使得设备每 15 分钟自动变换一次 ID , 以防止 BLE 信号被滥用 。
文章图片
最新上市的 SmartTag+ 具有 UWB 精准定位追踪功能 , 理论上对于室内定位更加精准 。 配合三星的 SmartThings 应用使用时 , 可以启动 AR 模式 , 对寻向路线进行规划 。
文章图片
上图为我们清晰展示了这种 AR 模式的体验效果 , 在手机上 , SmartTag 所定位的物体是以虚拟的原子形状呈现的 , 在「现实」的场景上「叠加」上去 , 并有路线导航的引导 。
AirTag 传闻中的样子 自从 2019 年苹果买下 AirTag 商标后 , 几乎每场苹果的重量级发布会都有过对 AirTag 即将发布的猜测 , 然后一次又一次的 , 苹果让万千果粉扑了空 。 期间也有各种各样的对 AirTag 的猜测 , 以往深圳湾的文章中也做过梳理 。
外观:圆形贴片式设计 , 如一枚啤酒盖般大小 , 结构上由两部分壳体包裹构成 。 正面为胶质材料 , 光滑细腻 , 主要对壳体内电池与核心器件覆盖和保护 。 背面为底座 , 材质为类铝制的金属 , 印有苹果 logo、产品名称、生产地址等信息 。
文章图片
常规应用:将 AirTag 挂或贴在任何物体上 , 当 AirTag 与手机断连时 , 手机将会收到通知 , AirTag 也会发出提示音 。 通过手机「Find My/查找我的」应用 , 可以查看物体位置 , 设定安全距离范围 。
进阶应用:AirTag 内置 U1 芯片 , 具有 UWB 精准定位的功能 。 在获取精准位置信息后 , 用户可以在「Find My/查找我的」应用中 , 通过 ARKit 提供的功能 , 在 iPhone 的 AR 视野中找到被标注出的 AirTag 的位置 。
苹果的 Tag 专利 除了以上已知的第三方传闻外 , 苹果时不时地公布一些技术和产品相关的进展 。
首先 , 从硬件角度 , 去年 10 月苹果提交的两份 Tag 的专利 , 比较接近我们想象中的 AirTag 的样子 。
苹果的专利图清晰的描绘了 Tag 的外形 , 它的主体是圆形金属贴片 , 并带有类似 iPhone 12 专用的 MagSafe 皮革保护套 , 连卡扣都很像 。
【物体|苹果 AirTag 会在「春晚」亮相吗?三星都着急了】
文章图片
另一张专利图则从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双层包裹式」的 AirTag 造型 , 即圆形金属贴片是塞进皮套里的 。 这或许意味着 , 用户可以选择性的购买皮套 , 在不需要悬挂的时候 , 可以采用其他固定方式将 Tag 与物体放置在一起 。
文章图片
专利还对 Tag 进行了详细描述——它是防水或者至少是防溅的 , 并且具备可靠的结构设计 , 可以确保在各种条件和环境下使用 , 能够承受由 Tag 的正常使用引起的撞击、跌落或其他一般性伤害 。
另一个专利——基于无线定位 Tag 的安装基座 , 则明确了 Tag 基座上包括纽扣电池的布局设计与核心安装构建 。
文章图片
专利还对 Tag、手机、电脑以及其它设备间的连接方式进行了说明 , 同时介绍了 Tag 在两种模式下的工作原理 。
通常模式下 , Tag 会以极低的功率运行 , 并与一个或多个设备建立间歇性的通信连接以确认位置 , 同时 , 再向 Tag 所连接的设备发送 Tag 状态与位置相关信息 。 而当 Tag 与设备断连时 , 则会启动丢失模式 , Tag 可以通过附近第三方设备进行信息传输 , 进而发送至用户的移动设备 。
此外 , 专利图还显示了 Tag 的充电模式 , 类似于苹果为 iPhone 12 系列准备的 MagSafe 无线充电板 。
文章图片
苹果的 Find My 先头部队 除了技术专利上的储备之外 , 苹果频繁更新的系统软件也为我们指明了 AirTag 的方向 。
在 2019 年 WWDC 大会上 , 苹果将 Find My iPhone、Find My Friends 进行整合 , 推出了全新的系统应用「Find My」——中文对应的是「查找我的」 , 功能上主要基于低功耗蓝牙、mesh 组网及密码学等核心技术 。
文章图片
近日(今年 4 月 7 日) , 苹果宣布将 Find My 网络正式向第三方厂商开放 。 在最新的 iOS 设备上打开「Find My」应用 , 使用菜单栏上的物品选项 , 即可通过蓝牙连接的方式对第三方硬件进行添加 。
值得注意的是 , 苹果在宣布开放 Find My 网络时 , 还顺带发布了首批适用 Find My 的厂商及设备 。 并且 , 在获得 Find My 网络支持的第三方配件上会加印一个具有定位 + 信号符号的小标识 , 在大型配件上则还会加印「Locate with Apple Find My」的字样 , 并会增加一个圆角矩形外框 。
文章图片
我们不妨盘点一下这三款首发设备:
Chipolo Spot 蓝牙追踪器
蓝牙追踪器公司 Chipolo , 为适应 Find My 网络 , 特推出新款蓝牙追踪器 ONE Spot 。 具有 120 分贝响铃、1 年续航、可换电池、防水设计 , 硬件配置几乎与 ONE 一样 。
理论上 , 未来苹果可以通过开放式的 Find My 网络 , 将 AirTag 与其他支持这一网络的设备一起组网——这门生意似乎可以让深圳的硬件厂商们完全承包下来 。
文章图片
Belkin SOUNDFORM? Freedom 真无线耳机
过去 Belkin 一直是苹果官方的合作伙伴 , 其配件一直在苹果官网上售卖 。 在 SOUNDFORM? Freedom 真无线耳机发布时 , Belkin 即表示将支持苹果 Find My 网络 。 在 iOS 14.3 及以上系统版本下 , 通过在「查找」应用中集成后 , 即可对耳机进行查找、定位以及发出声音提醒 。
VanMoof 电动自行车
总部位于荷兰的 VanMoof , 以智能电动与复古的外观备受国外骑行爱好者青睐 。 实际上 , VanMoof 曾在去年的 WWDC 上就有透露过这次合作 , 并预告给 VanMoof S3 及 X3 系列电动自行车的用户 , 在合作上线后即可体验 Find My 网络对自行车进行定位追踪 。
与 AirTag 相关的 UWB 技术 最后再回顾一下与 AirTag 相关的 UWB 技术 。
苹果在 2019 年 , 就将 UWB 技术通过 U1 芯片首次内置到了 iPhone 11 系列手机中 。 苹果营销主管 Phil Schiller 称它「利用 UWB 技术实现了空间感知」 , 能够精确定位其他同样配备 U1 芯片的苹果设备 。
之后 U1 芯片被率先应用在 AirDrop 上 , 即隔空投送功能 。 相比以往的传输 , 将 iPhone 指向另一台目标 iPhone , 后者就能被优先排在列表的第一、二位 。
去年 10 月发布的 HomePod mini 同时也内置有可感应设备距离的超宽频 U1 芯片 , 支持 iPhone 与 HomePod mini 之间的音频接力 。
只要拿起 iPhone 靠近 HomePod mini , 就可以「接手」正在音箱上播放的音乐 。 反过来 , HomePod mini 正在播放的音乐 , 也可以用 iPhone 靠近后 , 再「接手」回来 。
文章图片
而最被看好的 , 则是苹果将 UWB 技术应用与汽车 , 未来内置 UWB 的设备可以识别用户何时接近汽车 , 并协助解锁车门 , 或控制何时可以启动汽车 。
从 iPhone 11 到 Apple Watch , 从电子追踪器等 IoT 设备再到汽车 , UWB 技术一直是装在 U1 芯片中的一个隐形彩蛋 , 苹果从未正式发布或介绍过它 , 但它已经在那里 。
湾里小结 总而言之 , 面向物体定位追踪这一应用场景 , 苹果无论是在底层通讯技术、还是硬件、软件、生态 , 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 苹果从硬到软都是认真的 。 如果这次押对了宝 , 就全当「春晚」前的热身吧~
微信号:shenzhenware
主笔:陈达达 / 深圳湾
编辑:陈述 / 深圳湾
推荐阅读
- 截图|靠抄袭对标苹果?心动黄一孟指责小米新版游戏中心抄袭TapTap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实力比|小米12对标苹果遭嘲讽?雷军:国产手机的实力比想象中强,有和苹果比较的勇气
- Apple|法官称苹果零售店搜包和解协议虽不完美,但可继续进行
- AirPods|苹果谈论AirPods 3:最大榨取蓝牙技术,希望获得“更多带宽”
- Apple|苹果希望手机/平板设备能正面为其他设备无线充电
- 测评|【横评】5年前的老机型测评 苹果华为三星小米魅族一加现在卡吗
- 苹果|死磕硬核科技,小米要与苹果一较高下
- 手机|1千亿让小米超越苹果?别被雷军的障眼法,忽悠了
- Apple|新专利显示 苹果计划用光学传感器取代手表的数码表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