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特斯拉“刹车失灵”?专家提出几种可能
4月19日 , 一位女士在上海车展特斯拉展区维权 , 声称“特斯拉‘刹车失灵’” , 从而 , 引发业内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与热议 。那么 , 到底哪些因素会造成刹车失灵?一旦发生刹车失灵 , 又会产生哪些危害?近日 ,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采访了汽车工程领域相关专家 。
文章图片
液压制动系统最为关键的
就是制动管路
“关于特斯拉刹车系统是否失灵问题 , 可从原理上进行探讨 。无论是电动车还是燃油车 , 制动系统的架构基本都一样 。”江苏理工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杨军博士说 , 踩下制动踏板 , 在得到助力之后 , 去驱动制动主缸内的制动液到制动轮缸 , 然后推动轮缸内的活塞压紧摩擦片和制动盘 , 进而通过摩擦作用 , 将车辆的动能转变为热能 , 在空气中被耗散掉 。
杨军介绍 , 和传统燃油车利用发动机产生的真空作为真空助力器的真空源不同 , 电动车的驱动电机无法产生真空源 。因此 , 其需要利用像博世开发的线控制动iBooster , 来产生电子动作给驾驶员提供制动助力 , 降低踩踏板所需的踏板力 。
为了防止出现电动助力失效导致驾驶员踏板力过大 , 进而影响制动安全的情况 , 包括ECE法规都有规定 , 当制动强度为0.3g , 制动真空助力器失效 , 踏板力不得大于500N 。
所以说 , 对于电动车来说 , 即便iBooster失效 , 其依然是可以刹停车辆的 , 区别在于无助力刹车时候的力量以及刹停所需要的减速带大小等 。
“对于液压制动系统来说 , 其实最为关键的就是制动管路 。”杨军说 ,
一般为了避免制动管路出现漏油 , 主机厂通常会采用像X型布置的两套制动管路 , 确保即便有一根制动管路出现破损 , 还有一路可以刹停车辆 。
“只有当两路制动管路同时被剪断 , 才有可能出现制动失效的情况 。不过这种很容易被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主厂家后台行车日志所读取 , 目前来看基本不存在这种可能性 。”杨军说 , 因此 , 刹车系统中液压制动系统原则上不会失效 。
如果真是“刹车失灵” ,
问题极可能出在这里
杨军告诉采访人员 , 随着汽车电子化的推进 , 刹车系统也走上电控的道路 。线控其实就是电控 , 线控刹车系统iBooster(特斯拉)通过其内部输入推杆位移传感器检测驾驶员意图 , 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来控制电动助力大小 , 并驱动液压系统完成刹车 。
在杨军看来 , 这套系统不仅响应快、空间占比还小 , 重要的是其能够满足电动车能量回收和自动驾驶的需求 。但线控刹车系统存在一个不可忽视的致命问题 , 即电信号传输过程中会存在错误、延迟以及中断等问题 , 这极可能会导致刹车失灵、突然加速等危险 。
因此 , 假如说特斯拉确实是发生了“刹车失灵” , 那就是线控刹车系统失灵 。
其失灵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种可能:
一是车踏板与iBooster线控刹车系统的交互出现问题 , 电信号没有传递到刹车系统 , 故系统没有响应;亦或整车控制中心判断出现错误 , 发出错误指令给予刹车系统等 , 最终可能会导致刹车踏板踩不下去 , 甚至踩下去会加速的情况;
二是 iBooster系统极小可能存在设计缺陷 , 导致刹车系统发出错误指令;
三是特斯拉的AutoPilot系统与iBooster系统匹配极小可能存在缺陷 , 导致iBooster无法响应AutoPilot的指令 , 亦或iBooster无法是启动应急安全机制 , 最终可能引起事故 。
智能汽车驾驶安全性
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线控刹车系统的优点很多 , 但这种电子控制系统也可能会给司乘人员以及道路上其他人员的安全带来极大危险 , 相关文献研究表明 , 当各种电子驱动控制单元 , 如BBW、EHB、SBW、ABS、ESP等 , 出现故障时的危险程度 , 线控刹车系统危险程度显著增加 。”杨军说 , 因此 , 可靠性和安全性是线控刹车系统面临的重大挑战 。
关于如何增加线控刹车系统的功能安全性?
杨军认为 , 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从可靠性分析的角度提高系统的固有可靠性 , 控制系统发生故障的概率并使其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采用容错控制系统 , 使系统在出现一个或多个部件失效的情况下 , 仍能按原定的性能指标或略低的性能指标(可接受)安全地完成控制任务;
考虑降低无助力条件下的踏板力;关键信号提供功能安全等级至ASLD等 。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 , 汽车线控底盘技术得到飞速发展 ,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 智能汽车驾驶安全性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杨军说 。
特斯拉能真正放下傲慢吗?
主流媒体发声拷问 , 资本市场风起云涌 , 特斯拉终于收起傲慢 , 深夜道歉 。就在刚刚 , 郑州郑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特斯拉提供事故前30分钟行车数据 , 至此 , 这场车主维权风波足以载入史册 。
数据 , 是之前双方交锋的分歧点 。投诉人不同意第三方进行技术鉴定 , 要求“提供车辆发生事故前半小时完整行车数据”;而特斯拉方面因担心数据被当事人用来炒作宣传造成不良影响 , 拒绝提供相关数据 。
文章图片
“纯电动轿车在使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行车数据是否属消费者知情权”这一问题旋即被抛出 。
从这个角度回顾整个事件 , 简单点说 , 就是新兴行业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厘清 。电动车的电子产品属性 , 天然携带一系列新生事物 , 其归属问题、权责问题 , 该如何界定和规范 , 这是相关部门应该思考、解决的事 。当然 , 最好是提前研究 , 未雨绸缪 。
文章图片
但从企业社会责任角度看 , 车辆生产商理应更重视消费者的反馈 。电动车毕竟不是一般的电子产品 , 车辆行驶关乎消费者生命安全 。一旦安全事故发生 , 作为生产商应该积极配合提供数据分析事故原因 , 解疑释惑 , 而不是以担心企业形象受损为由拒绝提供数据 。所以 , 无论调查结果如何 , 特斯拉一开始就输在了态度上 。试想一下 , 如果不是这个“多事”的女车主 , 如果没有主流媒体发声 , 如果无畏资本市场异动 , 特斯拉能收起傲慢吗?收起傲慢等于放下傲慢吗?
【Tesla|特斯拉“刹车失灵”?专家提出几种可能】想起《大江大河2》里宋运辉和梁思申谈判时拍桌子的那句话:“请收起你那副美国人的傲慢!”的确 , 傲慢得有相应的资本 , 而不是自以为的天生高贵 。得名为特斯拉 , 起码要对得起马斯克的偶像特斯拉先生所代表的先进生产力 。
推荐阅读
- Tesla|最高涨幅21088元:特斯拉Model 3/Y入门车型价格调整
- 人物|马斯克谈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有性格 明年底或完成原型
- 方面|摩托罗拉 moto X30 推送 mr1 版更新:优化性能,新增大量功能
- Tesla|特斯拉新款Model S电池体积小能量密度高 外媒揭秘三大关键技术
- Tesla|特斯拉因两处安全缺陷召回近50万辆电动汽车 承诺免费修复
- IT|美律所对法拉第未来提起集体诉讼 涉嫌触犯证券法
- Tesla|特斯拉在美国召回约47.5万辆汽车 接近其去年全球交付总量
- Tesla|特斯拉回应“保费暴涨”:平均涨幅约10% 高性能车型不超20%
- Tesla|特斯拉Model Y保费何以一夜暴增80%?
- Tesla|网传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保费上涨超50% 多家车险公司回应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