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消协:别让扫码点餐“便利”变“侵权”

【菜品|消协:别让扫码点餐“便利”变“侵权”】“扫码点餐”成为一种新时尚 , 也是一种重要的消费程序、支付路径 , 作为消费者只能先关注公众号或小程序后再进行“扫码点餐” , 由于消费方式的改变 , 给消费者 , 尤其是老年人带来诸多不便 。 近日 , 呼和浩特市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扫码点餐”不能成为“单选题” , 要警惕“消费便利”变成“消费烦恼” 。一、消费者就餐时需谨慎 , 在使用互联网应用时 , 一定要逐项看清需要收集哪些个人信息 , 是否是必需的 , 如手机号、身份证、银行卡等与餐饮消费无关的信息 , 以防泄露 。二、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 , 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 , 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 , 不得强制交易 。 “扫码点餐”可以成为一项“扫码便利” , 但不能成为“扫码障碍”“扫码侵权” 。 消费者就餐时可以自主选择点餐模式 , 在了解菜品和价格后 , 再决定是否就餐 。 在日常生活中消费时 , 消费者也一定要树立安全意识 , 不要随意点击链接 , 要选择安全的支付方式 , 谨防假冒网站 。三、消费者有权知道菜品的价格和服务项 , 商家应提供直观可查的现场菜单 , 消费者根据需要来点餐 , 以防浪费 , 必要时可以打包 。四、广大消费者如停用手机或更换手机号码时 , 应及时对号码绑定的银行卡、身份证等一系列服务要进行解绑注销 , 防止信息泄露 。 (采访人员 刘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