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特斯拉回应西安车主维权:发生碰撞时未达气囊气帘展开阈值
4月21日,南都采访人员采访了在上海车展维权、后被处以行政警告的的特斯拉车主李女士,其称今年3月19日,在驾车左转时与另一辆行驶过来的机动车发生碰撞 。危机瞬间,李女士发现自己的刹车踩不下去,ABS未启动,安全气囊也未弹出,事后发现行车记录仪为空 。
对此,4月21日特斯拉方面回应南都采访人员称,李女士未创建行车记录仪专用的文件夹,因此无法开启行车记录功能 。关于此次碰撞中气囊未打开一事,特斯拉方面表示,事故发生前,车辆未出现任何气囊系统的故障警告 。车辆发生碰撞时并未达到座椅侧气囊和气帘展开的阈值 。
车辆碰撞时安全气囊未弹出,特斯拉称未达到展开阈值
【Tesla|特斯拉回应西安车主维权:发生碰撞时未达气囊气帘展开阈值】李女士4月21日向南都采访人员表示,3月19日上午10点多,在西安凤城四路,她驾车左转时与另一辆行驶过来的机动车发生碰撞 。危机瞬间,李女士发现自己的刹车踩不下去,ABS未启动,安全气囊也未弹出 。事后发现,车上自带的行车记录仪U盘中所有记录丢失 。
根据西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未央大队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显示,李女士和另一名当事驾驶员负同等责任 。
特斯拉方面称,李女士于3月19日15时50分左右联系他们,表示其车辆于当日10时发生事故,希望能调取当时的行车记录仪视频进行查看,同时问询事故时气囊未弹出的原因 。
特斯拉随后查看了车辆设置情况、事发区域的监控视频、调取了后台数据进行分析表示,行车记录仪非车联网数据,正确设置U盘后,视频仅会存储于U盘内,无法上传网络,仅车内人员可以查阅 。
文章图片
特斯拉出示的李女士剐蹭事故现场监控视频,白车为李女士的车 。
3月25日,特斯拉抵达车主指定的地点,车主展示了事发区域便利店门口的监控视频,并借助便利店的电脑一起查看U盘,发现行车记录仪U盘没有任何文件夹,车主没有创建专用的文件夹,因此无法开启行车记录仪功能 。
关于此次碰撞中气囊未打开一事,特斯拉方面表示,事故发生前,车辆未出现任何气囊系统的故障警告 。根据现场照片以及相关视频可知,驾驶员以极低速度(10千米每小时以下)向左转向,试图驶入对面车道时,在左转过程中与左侧驶来车辆发生碰撞 。
特斯拉解释,此时方向盘转向角为向左转向116.5 度,由于左侧车辆的冲击作用产生横向的移动并进一步加速左转,车辆发生碰撞时的瞬时横向减速度会减小,从而并未达到座椅侧气囊和气帘展开的阈值 。
特斯拉称,用户手册有明确说明,车辆碰撞侧和非碰撞侧的帘式气囊只有在发生严重侧面碰撞或车辆倾翻时才会膨胀 。
车主认为车辆有安全隐患,特斯拉称未发现故障无法原价退车
事故发生后,李女士联络特斯拉售后进行面谈,并反馈了车辆遇到的所有问题,认为车辆存在安全隐患,故而提出退车申请 。
李女士向南都采访人员表示,售后经理曾回复她,车辆并未发现质量问题,“因此您提出的原款退车,我们无法满足,我们希望尽快帮您协调通过保险维修车辆,不耽误您的出行” 。李女士说之后再询问时,售后便以“开会”“在忙”等理由没再回复消息 。
李女士表示,提出想要拿到自己的行车数据,被特斯拉方面拒绝,并称只有第三方检测机构才能获得该数据 。她向南都采访人员表示,自己的诉求很简单,就是退车 。“特斯拉方面提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帮我们把二手车卖掉,但一个刹车失灵的车我怎么可能卖给别人 。”
对此,特斯拉方面回应南都采访人员表示,事故发生后工作人员一直都在主动积极与她保持沟通 。并称,在车展一事发生后也主动与李女士联络,后被拒绝 。
针对该事件中车辆并未发现故障的情况,特斯拉无法满足车主提出的原价退车的诉求 。至于李女士提及的“解决方案就是帮我们把二手车卖掉,”特斯拉予以坚决否认,表示“没有这么说过” 。
特斯拉称,由于提出的多种解决方案均被拒绝,也充分考虑到车主的身体状况,其愿意先行垫付第三方检测费用,并积极争取其他关怀措施 。目前仍与车主保持紧密沟通,希望尽快帮助车主恢复正常用车生活 。
推荐阅读
- Tesla|最高涨幅21088元:特斯拉Model 3/Y入门车型价格调整
- 人物|马斯克谈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有性格 明年底或完成原型
- 方面|摩托罗拉 moto X30 推送 mr1 版更新:优化性能,新增大量功能
- Tesla|特斯拉新款Model S电池体积小能量密度高 外媒揭秘三大关键技术
- Tesla|特斯拉因两处安全缺陷召回近50万辆电动汽车 承诺免费修复
- IT|美律所对法拉第未来提起集体诉讼 涉嫌触犯证券法
- Tesla|特斯拉在美国召回约47.5万辆汽车 接近其去年全球交付总量
- Tesla|特斯拉回应“保费暴涨”:平均涨幅约10% 高性能车型不超20%
- Tesla|特斯拉Model Y保费何以一夜暴增80%?
- Tesla|网传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保费上涨超50% 多家车险公司回应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