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率先推出“区块链+跨省通办”

采访人员 于丽爽 
“没想到我人在海淀 , 也能办理佛山市的证明材料 , 不用来回跑 , 太方便了 。 ”陈武聪办完事 , 满意地说 。 近日 , 海淀区政务服务管理局与广东佛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签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 , 并确定首批通办事项清单 。 海淀区在全国率先推出“区块链+跨省通办”政务服务新模式 。  
陈武聪是广东省佛山市广东金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程师 , 因工作需要在北京上班 。 最近 , 他和家人商量要在佛山买房 , 但陈武聪没时间回佛山办理证明材料 。 陈武聪到海淀区政务服务中心咨询 , 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 , 他顺利地通过自助终端打印出佛山市个人住房情况证明、社保参保证明和个人纳税记录 , 并快递回佛山 。  
此前开展的“跨省通办”服务主要采取双方各自在当地为对方增设办事窗口的方式进行 , 需要增加办事人员 , 核验材料等工作量也随之增加 。  
今年初 , 落户在海淀区的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发布了国内首个自主可控的区块链技术体系“长安链” , 并在海淀区落地应用 。 截至目前 , 海淀区政务服务联盟链共有联盟单位58家 , 可支撑37类数据链上核验 , 共落地605个政务服务场景 。  
【|海淀率先推出“区块链+跨省通办”】海淀区基于“长安链”设计“跨省通办” , 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异地代收代办、材料智能核验、办事结果互认、审批数据上链等跨省通办服务渠道 ,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 过去需要人工核验的材料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链上核验 , 既节约人力 , 还可以避免人工核验出错的风险 。  
目前 , 海淀区与佛山市首批“跨省通办”事项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办理:一是线上开设“跨省通办”专栏 , 基于“海淀通” APP和“佛山通”APP统一用户体系 。 “海淀通”可线上办理佛山市54个通办事项 , “佛山通”可线上办理海淀区71个通办事项 。 二是对接两地自助服务系统 , 通过海淀区应用区块链技术的自助服务机 , 实现两地政务服务自助设备互联互通 , 方便企业群众24小时自助查询办理 。 三是对于部分需要纸质材料的事项 , 在政务大厅开设线下专窗 , 提供双向寄递等服务 , 海淀区目前共有196项事项可实现异地窗口办理 。  
海淀区将持续推进“区块链+跨省通办” , 与天津滨海新区和南开区合作 , 实现“京津冀”协同;与广州以及已签约的佛山合作 , 助力“大湾区”建设;并与成都市天府新区、长沙市等13个意向地区进行合作 , 以北京、武汉、长沙、苏州为中轴线 , 探索以区块链技术联盟为载体 , 实现跨区域审批和服务结果链上“共识”的政务服务通办新模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