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 , “中国航天日”航天精神高端论坛暨“爱国奋斗·南航担当”航天专家思政公开课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 。 空间技术专家、神舟飞船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 , 中国机载火控雷达研制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贲德 ,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高分专项工程总设计师童旭东 , 中国军工记协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牟健为4位专家 , 带来一场特别的思政公开课 。
【中国|“大咖”齐聚南航开展特别的“思政公开课”】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大名家喻户晓 , 戚发轫院士先后参与、主持了东方红一号卫星、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第二代通信广播卫星的研制 。 在航天学院分会场 , 戚发轫结合亲身经历解读3种航天精神: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特点的老一辈航天人精神;以“热爱祖国”为核心的“两弹一星”精神;“特别能吃苦 , 特别能攻关 , 特别能战斗 , 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
“天基监视雷达”是什么?贲德讲述了天基雷达在航天领域的技术发展与应用 。 所谓天基雷达 , 就是装在卫星上的雷达 , 它被应用于航天器的轨道交会及卫星回收、定位、监视及探测等 。 “研究天基雷达难度很大 , 各国都在努力 , 但现在还没有一个国家把它做出来 , 我们应该积极地开展天基雷达研发 。 ”贲德院士是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名誉院长 , 他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事雷达事业 , 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
从1975年首次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起 , 中国已经形成了陆地、海洋、气象、高分等遥感卫星系列 。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85年毕业于南航飞机系高空设备专业的童旭东总师为在场师生重点介绍了中国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概况、建设目标、应用等情况 。 “发展航天事业 , 建设航天强国 , 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 ”童旭东和在场师生分享了“严肃认真 , 周到细致 , 稳妥可靠 , 万无一失”十六字方针 , 这是航天系统一切质量管理、规范制度的出发点 。
乘歼击机等各类战机航摄2000余架次 , 荣获航空航天摄影特等奖等奖项200余项 , 荣立二、三等功9次——中国军工记协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北航影像研究院院长牟健为给南航师生带来了他的航摄故事 。 牟健为说 , “影像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 在牟健为的讲述中 , 他还回忆了战友、海空卫士王伟烈士的事迹 。
4月24日是第六个“中国航天日” , 今年的“中国航天日”活动以“扬帆起航 , 逐梦九天”为主题 。 “从神舟飞天到天宫对接 , 从‘嫦娥’探月到‘天问一号’顺利升空 , 无不镌刻着南航人爱国奉献、勇于攻关、矢志一流、追求卓越的奋斗足迹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单忠德说 , 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永无止境 , 星际探测需要更深更远的梦想 , 希望同学们努力为航天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大智慧和力量 。 (杨频萍)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南安市司法局“加减乘除” 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