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能源互联网是什么?这家兴隆湖畔的顶尖研究院给你答案

每经采访人员:谢陶 每经编辑:刘艳美
2012年 , 欧洲“智慧欧洲”计划总设计师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 , 第一次提出“能源互联网”概念 。
在他看来 , 能源互联网同信息互联网一样 , “能源互联网是把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 , 在能源开采、配送和利用上从传统的集中式变为智能化的分散式 , 从而在全球建立起能源共享网络 。 ”
能源互联网不仅孕育着跨行业、跨领域的巨大变革力量 , 还关系到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基础能力的提升 。 那么 , 能源互联网究竟呈现出怎样的发展特征?未来有哪些重点方向?带着这些疑问 ,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走进位于成都天府新区兴隆湖畔的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与能源互联网试验检测中心技术质量主管杨先龙进行了一场深入探讨 。
该中心已建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互联网分室 , 取得CNAS认可实验室资质 , 承担过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部以及国家工信部等重大科技攻关及平台建设项目 。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了解到 , 4月26日 , 该研究院将带着其能源半导体可靠性检测与分析创新平台亮相2021成都新经济“双千”发布会提升产业功能区创新基础能力专场活动 , 与众多权威科研机构、顶尖企业共同探讨产业功能区如何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的基础能力 , 促进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

能源|能源互联网是什么?这家兴隆湖畔的顶尖研究院给你答案
文章图片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杨先龙 图片来源:每经采访人员 谢陶 摄
我国能源互联网起步晚 发展迅速
2016年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 , 指出能源互联网是一种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能源产业发展新形态 。
那么 , 能源互联网究竟具备怎样的发展特征?“从概念可以看出 , 能源互联网在传统能源网基础上引入了互联网理念 , 具有开放、互联、以用户为中心、分布式、共享和对等的新内涵 。 ”杨先龙表示 。
以开放和互联为例 , 杨先龙介绍 , 开放是能源互联网的核心理念 , 而互联是开放的重要表现 , 包括多类型能源的开放互联、各种设备与系统的开放接入、各种参与者和终端用户的开放参与、开放的能源市场和交易平台、开放的能源互联网生态圈等 。
能源互联网在我国的起步时间较晚 , 不过 , 杨先龙表示:“6年多以来 , 能源互联网发展迅速 , 多能互补集成系统、分布式能源系统、新能源微电网以及综合能源系统在内的相关示范项目不断涌现 , 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 。 同时 , 中国将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和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作为了我国能源发展首要任务 。 其中 , 能源互联网是基础 , 在积极做好支撑贡献的同时 , 也必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 。 ”
2019年 , 我国全社会碳排放约105亿吨 , 其中所涉及能源活动碳排放约98亿吨 , 占比87%;从能源活动领域看 , 能源生产与转换所占比重为47% 。 杨先龙指出:“不难看出 , 我国高碳比的能源结构对双碳目标实现带来了极大挑战 。 因此 , 控制能源生产和消费碳排放是实现全社会碳达峰目标的关键 。 ”
谈到未来 , 我国能源互联网的重点方向 , 杨先龙告诉《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 , 一是深化绿色协调发展理念 , 全面推进碳中和、碳达峰目标;二是加强政策框架研究 , 持续塑造能源市场体系 , 重构能源治理体制 , 建立综合性的新兴能源市场业态;三是构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统 , 突破传统能源电力系统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统转化中的关键技术难点;四是加强多种能源互通互济程度 , 深化多能集成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五是推动能源转型进入数字化智能创新阶段 , 破解能源系统“物理隔离”、“信息孤岛”难题 。
成都发展能源互联网拥有三大优势
与能源互联网走在前沿的沿海城市相比 , 成都有哪些提升空间?
杨先龙建议:“目前成都发展条件日趋成熟 , 未来应着重加强顶层设计和落地实施并重——建立区域能源互联网协同发展机制 , 构建能源互联网科研产业联动网 , 搭建区域能源互联网发展交流平台 , 加速区域级能源互联网创新试点示范 。 ”
在他看来 , 成都发展能源互联网有三大优势 , 一是拥有坚实的能源产业基础;二是拥有较为完备的能源生态圈 。 15个产业生态圈中的多个产业生态圈与能源互联网关系紧密;三是优质的创新资源集聚 。 成都正积极谋划在国家科学中心承载区加快建设天府实验室、集中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及研究基地集群、前瞻布局一批前沿引领技术创新平台、集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国家级科研机构 。
不过 , 杨先龙以能源半导体可靠性测试为例 , 指出这一领域存在的难点与挑战 。 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目前能源半导体的很多关键技术资源仍然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 。 而电力电子化与能源数字化离不开半导体技术的支撑 , 我们依然面临许多壁垒 。 ”
“对成都乃至四川而言 , 首先要解决的是能源半导体测试平台有无的问题 。 这不仅仅影响到能源半导体技术的验证 , 还将影响到诸多本地半导体器件、芯片设计厂商乃至本地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进程 。 ”杨先龙表示 。
最后 , 在谈到如何更好地应对未来城市智慧化发展所面临的能源共性问题时 , 杨先龙认为:一是提前布局 , 加强顶层设计 , 充分结合国家碳达峰目标 , 做好城市能源-环境-经济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 避免将能源供给与社会经济发展矛盾堆积到运行实施阶段;二是健全体制机制 , 引导城市能源供给和消费朝清洁化方向发展;三是将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与交通设施、工业设施以及数字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考量;四是稳健实施 , 综合考虑区域能源互联网动态演化过程和能源生产方、服务方、消费方以及社会多方利益主体 , 设计合理的商业模式 , 布局先导性试点应用 , 打造示范样本 , 由点到面逐步扩展 。
【能源|能源互联网是什么?这家兴隆湖畔的顶尖研究院给你答案】每日经济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