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朱松纯教授在北大授课 。北大官方微信公众号 图
4月26日 , 澎湃新闻从北京大学获悉 , 北大清华联手开启通用人工智能实验班 , 由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 , 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朱松纯领衔 。 首批北大通用人工智能实验班招收的26名学生来自北大元培学院 , 已经于今年春季学期开课;清华通用人工智能实验班设在自动化系 , 目前已启动首批招生 , 计划招生30人 。
此前一天 , 4月25日北大校长郝平在庆祝清华建校110周年大会上的致辞中提到 , 清华北大最近联手建立通用人工智能实验班(简称“通班”) , 进一步探索和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 通班均由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北大讲席教授 , 清华基础科学讲席教授朱松纯领衔 。 北大通班设在元培学院 , 已于今年春季学期开课;清华通班设在自动化系 , 目前已开始招生 。
朱松纯是全球著名计算机视觉顶级专家、统计与应用数学家、人工智能专家 , 他曾多次获得国际大奖 , 三次问鼎计算机视觉领域国际最高奖项——马尔奖 , 两次担任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大会主席(CVPR2012和CVPR2019) , 曾任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计算机视觉、认知、学习与自主机器人中心主任 。 2020年 , 朱松纯从美国回国后进入北大担任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讲席教授 。
4月26日 , 北大官方微信公众号推文对北大清华通用人工智能实验班相关情况作了更为详细的介绍 ,以下信息根据北大推文整理:
朱松纯作顶层设计 , 搭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朱松纯去年10月回国后做了两件事:一是和很多老师一起讨论了两三个月 , 敲定了《北大通班课程体系设置(试用)》;二是做“通用人工智能的研发计划” , 并筹建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 , 联合北大清华来实施这一研发计划 , 并得到了科技部、北京市领导的大力支持 。
朱松纯指出 ,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战略性技术 , 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而通用人工智能是未来10至20年国际人工智能研究的前沿和竞争的焦点 。 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方面来看 , 通用人工智能领域是一个极为重大的领域 , 也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必争之地 , 是一个主战场 。
朱松纯还在美国时 , 透过北大清华的学生的成绩单了解到了国内课程的布局 。 他发现 , “与人工智能有关的这些学科有自己的内涵和核心课程 , 而人工智能只被看作是一个应用领域 , 一般只占培养课程的10%—15%的样子 。 而且一些课程往往集中在当前的热点上 。 这完全无法满足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 ”
朱松纯认为 , 一流大学应该有一流的本科教育 , 因此通班在本科新生中招收学生进行系统培养 , 以回应国家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战略需求 。
正因如此 , 朱松纯回国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把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立起来 , 而通班是实施这个课程体系、培养能够全面掌握人工智能体系的人才平台 。 “我觉得这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 中国要在人工智能的国际竞争中胜出 , 就需要大量的人才 。 我们要打造一支人工智能的研究队伍 , 光靠从国外引进 , 非常困难 。 从长远来看 , 必须要培养我们的顶尖的学生进入到这个领域 , 这是我们办通班的核心目标 。 ”朱松纯说 。
在人才培养方面 , 通班在本科阶段教育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 把锤炼学生品德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 ,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感 , 使之成为立足中国的‘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国之栋梁 。
通班以培育“通识、通智、通用”的世界顶级复合型领军人才为培养目标 , 在课程设置方面 , 以通用人工智能为核心建设知识体系 , 开设课程涵盖人工智能六大核心领域 , 包括:视觉、语言、认知、机器人、机器学习、多智能体等 。
朱松纯解释道:“人工智能对外交叉 , 与人文社科、音乐美术等都有交叉 , 比如人工智能可以作画、写诗、编曲、演奏音乐 , 还需要融通人类的美学与价值观 , 因此通班的学生要有新的、基于人工智能建模的通识教育 。 通智就是说 , 通班的学生对人工智能六大领域都要学习 , 一个人只有把这六个领域都搞懂了、融会贯通了 , 你才能说你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或者专家 。 第三个叫通用 , 因为人工智能现在也被各行各业所应用 , 比如说医疗、教育、金融、制造等等 , 所以通班的学生需要进到各行各业里去 , 这是我们的人工智能实践课程要实现的目标 。 ”
通班多开设交叉学科课程 , 清华北大将相互合作、优势互补
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负责组建北大通班并分管教学的李文新教授介绍 , 朱松纯院长去年10月入职北大后就着手组织人工智能学科骨干教师设计人工智能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及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 , 11月底首次为元培学生作了人工智能专题讲座 , 12月召开了面向元培学生的通班招生宣讲会 , 2021年1月下旬完成通班首届招生 , 共招收了26名学生 , 北大通班正式成立 。
“我们的培养方案中除了针对通班挑选的数学、物理、计算机的核心课程之外 , 将倾力建设7门人工智能核心课程 , 4门人工智能与人文社科艺术哲学交叉的创新课程 , 3门人工智能系统实习实践课程以及与研究生课程共享的一系列人工智能领域前沿选修课程 。 ”李文新说 , 北大通班已于今年春季开课 , 本学期为通班单独开设了“人工智能初级研讨班”“人工智能引论”小班习题课 , 下学期将为通班单独新建“理论物理”“人工智能系统实践”和“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等课程 。
此外 , 北大通班也将通过实践项目、科研课题 , 促进人工智能研究成果在信息、医疗、健康、金融等多种行业的应用 , 引导学生探索各个应用赛道 , 领导行业变革 。
按照北大通班的培养方案 , 还将为高年级学生开设人工智能高级课程 , 或者研究生选修课程 。 负责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机器学习研究中心林宙辰教授表示 , 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将来会开设不少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生课程 , 在课程内容方面全新设计 , 这些研究生课程将对有足够基础的高年级通班学生开放 。
清华通班方面 , 4月14日下午 , 朱松纯在清华园进行了清华自动化系通用人工智能实验班的宣讲 , 清华通班正式启动招生 。 清华自动化系按自动化大类招生 , 在一年级第二个学期 , 学生要分流选择专业 , 外系的学生也可以申请转专业进入自动化系 。 这时 , 学生可以报名通班 , 最后经选拔将有30名学生进入通班学习 。
清华自动化系系主任张涛教授表示 , 原来自动化系的学生同时要学习很多硬件的课程和很多软件的课程 , 通班的培养方案对课程进行了优化调整 , 增加了人工智能方面的内容 。 他认为 , 清华和北大各有优势学科 , 在通班的合作上可以优势互补 , 比如可以互派老师授课 。 在朱松纯牵头筹建的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BIGAI)提供的平台上 , 两校通班的学生在课题研究、科研实践等活动中也可以互相合作、互相促进 。
【人工智能|北大清华联手开启通用人工智能实验班,由朱松纯作顶层设计】(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 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推荐阅读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娱乐性|新华全媒+|探秘冬奥会“黑科技”:当冰壶遇上人工智能
- Siamese|一个框架统一Siamese自监督学习,清华、商汤提出简洁、有效梯度形式,
- 市民|大数据、人工智能带来城市新变化 科技赋能深化文明成效
- 科研机构|人工智能点燃哈尔滨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 可持续性|人工智能将重塑健康管理,业内专家认为可持续性是最大挑战
- 策源|上海人工智能规上产业规模到2025年达到4000亿元
- 敏捷|上海人工智能“十四五”规划发布:集聚超20个国际顶尖团队
- 人工智能|佳都科技:已参与全国69个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
- 数智|【受尊敬企业会客厅】 陈明键:在元宇宙,打造用人工智能发现药物的“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