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 | 曾响铃
来源 | 科技向令说
职场尴尬你遭遇过吗?像贾玲的小品《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中那种 , 会议上手机投屏但一些私人信息也被领导同事们一览无余 。
这类事情绝不只是小品 , 当下职场人通过大屏、小屏不断在生活及工作中来回穿插 , 导致私密内容与共享内容也在不停重叠 , 也是因为储存方式的原因使用户无法有效区分这些内容 。
4月23日 , 酷开科技2021新技术发布会正式举行 , “共享屏APP”作为酷开科技的又一力作重磅登场 , 其作用正是解决用户的“多屏交互难题” 。
打通“大小屏” , “软硬件”缺一不可
酷开科技CEO王志国在发布会上表示 , 我们目前已经身处一个被屏幕包围的世界 , 无论是工作中的电脑屏幕、生活中的电视屏幕、还是我们的手机屏幕 , 屏幕已经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
“屏”从何时起变得如此重要?有人说起因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 加速了信息的爆炸式传播 , 人们需要有渠道去接收、承载这些内容 , 于是基于不同场景也就出现了不同的屏;
也有人认为 , “多屏时代”的到来是因为用户注意力在分散 , 媒体边界正在模糊 , 一块屏无法在满足用户的日常所需 , 所以就出现了不同定位的屏幕 。
无论是哪种原因 , “多屏时代”的到来其初衷都是为了让用户获得更加多元的交互体验 , 然而却事与愿违 , 多样化的屏幕非但未能增加用户体验 , 还因为协同性上的差异 , 让用户体验越来越糟 , 这个“协同性差异”来自两个方面 , 一是平台间的不协同 , 不少软件之间存在跨平台限制;二是硬件方面的不协同 , 比如移动端与大屏端 , 需要大量“中间设备” 。
这些障碍 , 使得用户无论是在使用或是内容分享环节都十分不便 , 看起来无处不在的屏 , 实则成为了一块块孤立的“屏幕孤岛” 。
正如酷开科技CEO王志国所说“除了一些高频次使用的屏幕之外 , 我们的生活还存在许多超低频次的使用设备 , 例如办公会议屏幕、教室教育屏幕、餐厅包间屏幕以及公共空间的屏幕等 。 这些屏幕要么需要繁琐的连接方式 , 要么显示内容与显示设备严重脱节 , 不仅造成了屏幕资源的极大浪费 , 同时也不能实现内容的有效转化 。 ”
文章图片
酷开科技共享屏事业部总经理曾宪晖进一步解释“大屏设备在很多空间里面用不起来 , 还有另外一个点是受限于大屏本身的交互 , 无论是什么样的大屏 , 可能都是拿摇控器 , 摇控器这个交互载体就限制了大屏的很多能力 , 包括现在大屏可能主要用来看也是因为这个交互方式 , 既然我们以手机为中心 , 能不能通过手机的这种更方便的交互方式 , 反过来去真正变革 。 ”
说到底就是“多屏时代”硬件林立 , 但却没有在平台与平台、屏幕与屏幕之间建立起能有效沟通的桥梁 。 也是基于此 , 酷开科技将“共享屏APP”推至台前 , 在实现设备之间的关联、内容之间的共享、用户之间的交互方面有着不可多得的意义 。
四大能力 , 提升“大屏设备”的想象空间
具体到功能层面 , 长期以来主要由于四个方面的不完善或缺失 , 才使得屏幕、工具、软件处于割裂状态 , 而共享屏APP针对这些痛点进行了一一打通 。
1、“收藏能力”解决文件难找
用户在进行内容共享时 , 长期才存在一个问题 , 就是不记得需要共享内容保存在哪 , 又或者会出现前面提到的平台与平台间的不协同 , 导致内容无法直接进行分享 。 即便是微信这类常用分享软件 , 它也无法做到内容归类 , 条目清晰 , 这极大阻碍了一部分用户的分享积极性 。
文章图片
解决内容的收藏难题 , 是“共享屏APP”的第一步 。 “共享屏APP”建立了完整的个人空间 , 且将私人与分享内容完全区分 , 在内容类型方面文档、图片、视频、链接分类清晰 , 即便用户不记得文件保存在哪 , 通过搜索能力一键将手机中所有相关内容找出分类 , 帮用户实现内容层面的一目了然 。
2、“分享能力”搞定投屏尴尬
绝大部分的手机投屏都是直接将手机屏幕镜像映射到大屏之上 , 手机屏幕上的内容会被一览无余 , 即时信息也会被同时投放 , 在使用手机投屏时私人信息得不到任何保障 。
正如《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所演义的一样 , 而在使用“共享屏APP”进行投屏时小品中的尴尬将会不复存在 。
“共享屏APP”只会投放用户需要投放的内容 , 在指定投放后即便用户退出当前页面 , 大屏上的内容依旧不会出现任何变化 , 且用户的即时信息也不会显示在大屏之上 , 将私人与共享内容完美隔离 。
操作上 , 基于EasyControl全局控制器 , 是“共享屏APP”能适配不同应用下的操控面板 , 可以实现对大屏的所有连接 。
3、“协同能力”打破场景限制
在办公场景下 , 设备协同能力不足是行业面临的一个巨大痛点 , 一场会议不同人员想就一张图纸或一个方案进行修改非常麻烦 , 且也不直观 。
“共享屏APP”在协同能力上做到巨大推进 , 不仅支持多人多设备连接一个大屏 , 同时拥有批注、发弹幕、表情、激光笔等多种工具 , 使不同用户都可以同时对分享内容进行互动 。
协同能力的加强使共享屏APP打破了“空间限制” ,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一方面相比传统的教育或会议白板 , 让用户不用走到硬件前面 , 就能轻松实现与硬件产品的交互;另一方面 , 协同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此前提到的低频大屏的使用效率 , 比如在餐厅包厢 , 随便一块电视屏也能变成一个猜猜画画的游戏屏 , 又或是写有生日快乐的气氛屏 , 这个过程不再需要任何第三方软硬件的加入 , 极其便捷 。
4、“链接能力”联通所有大屏
最后 , 则是在设备链接方面 , 众所周知的一点是用传统方式投屏 , 除了型号适配还需要数据线等辅助工具 , “共享屏APP”基于EasyLink传输技术打破了屏与屏之间的连接屏障 , 无需搜索设备 , 用户只需打开APP扫码就可以实现与任意屏幕的连接 。
文章图片
此外 , 还存在NFC碰一碰、近场智连、数字码、历史记录等多种连接方式 , 极大改善了以往多屏互动时繁琐过程的问题 。
另外 , “共享屏APP”还具备丰富的小程序生态 , 除了内容共享、会议投屏 , “共享屏APP”还将运动、游戏、办公、教育等场景搬上共享屏 , 为大屏设备带去了全新的大屏能力在进一步解决“屏屏生态”的问题后 , 大屏设备的想象空间被进一步放大 。
从无序到有序 , 共享屏重塑“大屏生态”
在酷开科技“共享屏APP”的助力下 , 大屏生态进一步变革 , 传统平台内容衔接及跨屏幕内容分享也将进入一个新时代 。
从市场方面来看 , 酷开科技的此次成果将主要会呈现在三个方面 。
首先是对于用户而言 , “分享”体验将会大大提升 。 大量用户从漫无目的且分散化的内容收藏、共享 , 变成拥有一个有序且集中的内容池 , 此时用户的收藏、共享频率也会进一步提高 。
同时将为用户节省大量分享成本 , 用户不再需要为找不到分享内容而纠结 , 在“公私分明”的分类管理体系下 , 也能最大程度的避免用户的误操作 。 最主要 , 用户相当于拥有了一个跨平台、跨软件的私域内容池 , 此时内容分享将不会再有限制;
其次 , 对于平台及硬件设备厂商而言 , 打通沟通桥梁后 , 将进一步提升内容分发及设备使用率 。 比如对于平台而言 , 除去协同问题 , 平台内容的分发可能会得到更多释放;又比如对于硬件设备厂商来说 , 大量低频设备投入市场 , 除了单一功能的使用外 , 其他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 , 而闲置与资源浪费会大大降低市场对于这类设备的认可 。
文章图片
“共享屏APP”的链接 , 将会打破这些设备的场景壁垒 , 即便是没有网络 , 手机热点也能支撑起大屏设备的功能使用 , 在场景被激活后大屏设备的价值当然也会进一步提升;
最后 , 则是对于酷开科技自己而言 , 此次发布会酷开科技也将自己的名字从“酷开网络”更名为“酷开科技” , 并宣布将电视运营所有业务归拢为客厅事业部 , 同时推出“共享屏APP”软硬件产品 。
这一系列的举措都显示出酷开科技正进一步摆脱对创维的依赖 , 参照不少小米系品牌的“去小米化” , 深层次的推动软硬件变革都是最佳方式 , 酷开科技此也是在软硬件两个层面
一同发力 , 也展示出酷开科技走向独立的气魄 。
再对标一些科技巨头如华为等品牌 , 在丰满现有赛道的同时也会时常向新赛道发起冲击 , 其目的是完成自身业务的进一步延伸从而开启新的增长曲线 , 这么看来酷开科技在做好大屏运营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通“屏屏生态”也预示着酷开科技即将进入全新的发展周期 。
总之 , “共享屏APP”的出现对于整个大屏生态或许都有着别样意义 。
总结
无论内容、场景还是体验“多屏时代”还有许多要素需要提升 , 但“共享屏APP”的诞生开始为这条路打上了坚实的地基 , 使整个“内容管理及分享应用体系”打通了最后链路 , 正如酷开科技CEO王志国所言“借助共享屏的全新亮相 , 共享协同也将成为市场上大屏时代的风向标 。 ”
【手机|一键打通“低频大屏”,“共享屏APP”的连通革命】*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推荐阅读
- 数字化|零售数字化转型显效 兴业银行手机银行接连获奖
- 手机|一加10 Pro宣传视频曝光:将于1月11日14点发布
- 手机|黑莓宣布 1 月 4 日起将终止 BlackBerry OS 设备服务支持
- 手机|【直播纪要】VR/MR会吹响消费电子反攻的号角吗?| 见智研究
- 实力比|小米12对标苹果遭嘲讽?雷军:国产手机的实力比想象中强,有和苹果比较的勇气
- 办公|统信UOS助手发布:支持“一键秒传”
- 尺寸|3199元起,小米12/12 Pro/12X手机今天晚上20点正式开售
- 能力|有了长续航的独立通信手表,就不必为出门没带手机而焦虑了
- OriginOS|当硬件驱动力逐渐放缓,手机还能更快吗?
- Apple|苹果希望手机/平板设备能正面为其他设备无线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