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5月31日电 (张燕征)近日 , 由清华大学社科学院主办的“人工智能心理学与算法伦理”研讨会在清华科技园举行 。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李凌在研讨会上表示 , 算法透明有着工具性与目的性的内在统一 。
文章图片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李凌 。 来源:主办方供图
李凌指出 , 虽然有企业做了一些算法透明度的尝试 , 但是通过对科技行业内16个算法平台进行访谈发现 , 算法工程师大多认为算法透明是一种理想状态 , 并不具备可操作性 。 “长期以来 , 我们更注重算法透明的工具性价值 , 即为了防止出现算法黑箱、算法歧视、算法失控等伦理问题 , 将算法透明视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 , 是可替代或可有可无的选项 。 因此 , 我们必须找到算法透明的内在价值和不可替代性 , 才能更好推动算法透明 。 在哲学上 , 一种事物具有内在价值 , 需要看看是不是把它当做目的 , 而不仅仅是手段 。 ”
李凌解释称 , 技术的本质是“去蔽” , 即“去除遮蔽” 。 但现代技术在“去蔽”的过程中又了形成新的“遮蔽” , 这种新的遮蔽把我们人以及事物进行对象化的处理 。 比如智能算法推荐的新闻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个人和信息的匹配 , 但是另一方面 , 它所形成的新中介 , 也影响了主体其他选择的权利 。
我们之所以容易被算法误导、操控 , 就是因为算法向我们传播的是被中介化的事实 。 李凌说 , “算法平台从真实个体的网络行为痕迹采集了相关的数据 , 通过用户画像形成了云个体 , 表面看上去算法模型是向真实的我推荐信息 , 但事实上它只不过是给云端经用户画像形成的云个体推荐信息 。 云个体构成了真实的我与信息之间的中介 , 这样的中介化 , 不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真实的我 , 而且可能会导致被操控、被误导 , 影响人们对事实的正确认识 。 ”
李凌认为 , 我们应该从“无蔽”的真实观而不只是“相合性”的真实观来理解算法透明 , 就会发现算法透明不只是一个手段 , 它还具有内在的价值 , 体现了一种去除遮蔽、去中介化的努力 。 当我们使用算法技术来认识、理解和改造世界 , 开展行动时 , 我们应该把算法打开 , 将算法透明化 , 这样才能从被算法中介遮蔽的状态进入到无蔽状态 , 回到事物存在本身 , 更好地把握和理解事物的真实 。
在李凌看来 , 算法透明有三重伦理价值和意义:一是尽管算法拥有巨大的前景和价值 , 但我们必须谨记算法并不是万能的 , 在越来越多地采用智能算法技术的同时 , 还应该保留其他非算法的方式 , 例如新闻APP利用智能算法分发信息的同时 , 仍然需要保留编辑的人工审核 , 才能更好地传播信息、把握真相;二是对于抵达真相和真实而言 , 算法透明有助于去除遮蔽、去除隐瞒 , 有效地提高算法平台的精准度 , 更好地实现真实;三是对于人 , 尤其是算法工程师而言 , 算法透明体现了对不遮蔽、不操控、不欺骗的追求 , 就像中国哲学里提到“诚者 , 不自欺、不欺人” , 透明也是一种美德 。
此外 , 李凌认为实现算法透明需要遵循三个原则 , 可公开 , 可解释 , 可追溯 。 (中新经纬APP)
【技术|李凌:算法透明有着工具性与目的性的内在统一】中新经纬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
推荐阅读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选型|数据架构选型必读:2021上半年数据库产品技术解析
- 技术|使用云原生应用和开源技术的创新攻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MateBook|深度解析: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的七大独家创新技术
- AirPods|苹果谈论AirPods 3:最大榨取蓝牙技术,希望获得“更多带宽”
- 人物|印度人接管硅谷的背后:技术军团整体作战
- Intel|Intel谈DDR5内存价格贵、缺货问题:新技术升级在所难免
- Tesla|特斯拉新款Model S电池体积小能量密度高 外媒揭秘三大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