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产业链被迫中断 印度“世界工厂”遇险
来源:北京商报
_原题是:产业链被迫中断 印度“世界工厂”遇险
疫情对印度的冲击正在深入肌理 , 从民生到经济 , 各行各业都直接或间接地深受打击 。 工厂停工 , 产业链被迫中断 , “世界工厂”的地位也受到影响 , 为外商投资蒙上了一层阴影 。
在抗疫和经济之间 , 印度的天平难以平衡 。 而放眼全球 , 作为世界贸易的关键一环 , 印度的危机也影响着全球的供需链 。
接连停工
在疫情的肆虐之下 , 印度产业链受到了猛烈冲击 。 当地时间上周日晚间 , 雷诺-日产印度工会发出致企业信函称:“让工人们在2021年5月31日周一报到工作将是不安全的 。 ”因此 , 周一 , 雷诺-日产位于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工厂出现工人罢工 。
作为印度“底特律” , 泰米尔纳德邦是印度汽车制造业的关键地区 , 美国的福特、通用 , 日本的雷诺-日产、雅马哈 , 韩国的现代 , 德国的宝马、博世、戴姆勒等国际车企巨头都在泰米尔纳德邦拥有1-2个生产基地 。 数据显示 , 2018年该邦的汽车产量占全印度总产量的27.45% , 工业产值为全印度的10% 。
但同时 , 泰米尔纳德邦也是此次疫情肆虐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 其5月中旬的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已经超过3万例 , 该邦在封锁措施到期之后又宣布延长一周 , 至5月31日 , 工厂被下令关闭 , 但允许包括汽车在内的部分工厂继续运营 。
对此 , 汽车工厂的工人并不满意 , 工人与工厂的矛盾不断上升 , 在雷诺-日产之前 , 现代汽车也遭遇了类似的情况 , 上周有工人举行了一次简短的静坐抗议 , 此后从5月25日开始 , 现代泰米尔纳德邦工厂停工五天 。 另外 , 福特也选择在上周五和上周六停止其钦奈工厂的运转 。
在罢工之前 , 雷诺-日产曾与工人就此事对簿公堂 , 工人指责工厂没有遵守防疫的社会距离规范 , 工厂卫生政策没有充分保护工人的安全 。 雷诺-日产方面则表示 , 正在遵循疫情安全防疫协议 。
该工会还表示 , 雷诺-日产在印度南部工厂有8000多名员工 , 但目前为止只给200名工人注射了第一剂疫苗 。
雷诺-日产方面则辩解称 , 已将员工人数从8000人减少至5000人左右 , 并且公司已经为年龄超过45岁的员工接种了疫苗 , 并愿意根据接种情况为45岁以下的员工接种 。
由于双方各执一词 , 法院于5月31日开庭审理此案 。 工会直言 , 工人在感到安全之前不会返回岗位 。
中断的产业链
冲击不只在汽车企业 , 从医药到纺织 , 再到手机制造 , 各行各业都深陷疫情的困境之中 。
作为“世界药厂” , 印度生产了全球近20%的仿制药 , 其原料药是制药全产业链中与上下游联系紧密的重要一环 。 在目前全球的3000多家原料药生产商中 , 能向欧洲、北美及日本的规范市场大规模供应原料药的厂商仅有500多家 , 其中印度占12% , 中国占9% 。
但在疫情的影响下 , 印度医药中间商和原料药企业开工率仅为30%左右 。 据《德国经济周刊》报道称 , 由于大规模的封城措施 , 制药公司基本停摆 , 印度向欧洲等地区出口药物的供应链目前已处于崩溃状态 。
此前5月11日 ,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称 , 由于一批工人感染了新冠肺炎疫情不得不离开岗位 , 泰米尔纳德邦一家富士康工厂负责加工的苹果iPhone 12手机产量已下降了50%以上 。 彼时的消息显示 , 禁止员工进入的限制措施会持续到5月底 。
而以纺织业为主要产业的印度古吉拉特邦苏拉特城部分交易商则表示 , 自己的生意减少了近九成 。 据纺织品交易商迪内希·卡塔利亚表示 , 苏拉特有6.5万名纺织交易商 , 按平均数计算 , 苏拉特纺织业至少每天损失4800万美元左右 。
对于印度而言 , 若疫情持续凶猛 , 限制措施也不得不延续 , 制造业受到的冲击将是显而易见的 。 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已经将印度4月至6月智能手机的整体出货量降低了500万部 。 而在今年一季度 , 印度的出货量高达3900万部 , 同比增速为26% , 这是印度六年来最高增长率 。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坦言 , 印度的制造业在全球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 而实施社交隔离措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减少人员聚集 , 这对较为聚集的印度工业和制造业是一个比较致命的打击 , 而考虑到印度制造业在全球的地位 , 全球供应链也将受到冲击 。
调研机构TrendForce在分析印度疫情后 , 已将其全球智能手机产量的增长预期从9.4%下调至8.5% , 原因正是疫情对包括苹果和三星在内的主要生产厂商的负面影响 。
艰难的平衡
制造业陷入困境 , 印度经济也雪上加霜 。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小雪表示 , 最初 , 外界认为印度今年的经济增长会超过12% , 现在已经往下调了 , 预测今年的经济增速能达到8%-9% , 主要是看到第二波疫情很凶猛 。
刘小雪分析称 , 去年第一波疫情对印度经济冲击很大 , 封城之后部分民众的意见也很大 , 认为对生活的影响太大了 , 因此现在第二波疫情之下 , 政府的应对措施跟第一波不一样 , 定点、定地方 , 而不是全国性封锁 , 更重视封锁本身对经济和民众生活的影响 , 毕竟没有工作的话生存会有问题 , 因此对经济造成的打击没有之前那么大 。
“不过现在民众又觉得政府防疫不力 , 政府也是在防疫和经济之间寻求平衡 。 ”刘小雪表示 。
5月28日 , 新德里首席部长凯杰里瓦尔在出席新闻发布会时就表示 , 抗疫和经济发展之间应该达成某种平衡:“我们不能出现这样一种状况 , 即人们远离了病毒 , 却死于饥饿 。 ”
根据印度卫生部5月3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 , 印度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升至28047534例 。 在过去24小时内 , 印度新增确诊病例152734例 , 为4月14日来最小单日增幅;新增死亡病例3128例 , 累计死亡329100例 。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就完全可以放松了 , 许利平指出 , 如果疫情持续得不到遏制 , 对印度的工业和制造业都会造成伤害 , 毕竟工厂不能满负荷运转 , 产能不足 , 就业的压力会增加 , 会形成恶性循环 , 其实政府应该在早期采取严格的措施 , 但现在看来 , 可能短期内制造业和经济都会持续受到影响 。
“不可否认 , 短期肯定是有冲击的 , 比如两大汽车工厂停工” , 刘小雪表示 , 但对于制造业地位的影响 , 还是不能过于夸大 , 产业链转移是长期的 , 而疫情对制造业的冲击是短期的 , 现在印度的疫情开始趋缓 , 可能到7月会走出这一波疫情 。
另外 , 在疫苗接种和重症治疗方面 , 印度仍然力不从心 。 印度眼下仍无法满足国内疫苗需求 。 印度超过13亿人口中 , 迄今只有3%完整接种了新冠疫苗 。
“即使是‘世界药厂’ , 药不对症数量再多也没有意义 , 治疗新冠疫情很重要的是氧气 , 而印度并不具备制氧机的产业链 , 也并没有独立生产疫苗的能力 , 更多的是代加工 , 生产能力是有限的 , 并且对于代加工的疫苗 , 印度也没有绝对的权利来处理 。 ”许利平表示 。
【北京商报|产业链被迫中断 印度“世界工厂”遇险】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陶凤 汤艺甜
推荐阅读
- 测试|北京:自动驾驶测试里程突破365万公里
- IT|8号线、14号线将全线贯通 北京地铁?今年开通线路段创纪录
- 平台|数梦工场助力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用数据驱动业务创新
- 列车驾驶室|北京:体验无人驾驶地铁
- 傅跃红|会长寄语
- 示范|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北京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超365万公里
- 发射|我国成功发射天绘-4卫星
- 盖板|折叠屏手机产业链中最具前景的两个环节——钱研君周中放送
- 方案|百度:到2030年将推动交通减碳7000万吨
- 商报讯|第七届京台科技论坛建筑专题论坛在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