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运赛道白热化,谁是“货运第一股”?
文章图片
图1/4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张安
来源:资本侦探(ID:deep_insights)
在货运领域 , 大众感知更多可能是货拉拉和快狗等主打同城的品牌 。 但在跑长途的货车司机群体中 , 或许没人不知道满帮旗下运营的运满满和货车帮 。
在满帮出现之前 , 国内干线长途货运市场上 , 存在货车帮、运满满、福佑卡车三家龙头企业 。 和曾经的网约车市场一样 , 它们也曾因价格战打得不可开交 。 2017年 , 在投资人王刚的撮合下 , 运满满与货车帮走向合并 , 而集团名也从两家各取其一 , 得名满帮 。 这让满帮成为货运领域极具声量的公司 。
经历过2015年互联网公司合并大潮的人早已见怪不怪 , 例如58同城和赶集、滴滴和快的、携程和去哪儿 。 似乎业务模式高度相同、体量相仿的企业在走到一定规模后的合并 , 似乎是一种必然 。
现如今 , 58同城、携程均已登陆资本市场 , 满帮也走到上市的关口 。 近日 , 满帮向SEC递交招股书 , 拟在纽交所挂牌上市 。 有消息人士表示 , 满帮集团最终估值或将达到300亿美金(约合1918亿元) 。
不过 , 此前不到一个月 , 满帮两度被相关部门约谈 。 跟网约车一样 , 货运行业正面临着强监管 。 在这种情况下 , 满帮的增长魔力能否持续?未来将走向何处?
这一切都要从招股书中寻找答案 。
中间商赚差价
满帮的自我定位是“全球最大的数字货运平台” , 主要通过搭建一个技术驱动的公路货运平台 , 将托运人和承运人连接在一起 。
从业务结构来看 , 满帮的收入来自为货运匹配的经纪收入、会员收入 , 以及附加的信贷、保险等增值服务 。 其中 , 货运匹配业务是满帮的核心业务 , 在2019年、2020年分别贡献17.7亿元、19.5亿元 , 占其总营收的71.6%和75.5% 。
文章图片
图2/4
仔细拆分来看 , 货运经纪是满帮的“立足之本” , 2019年和2020年的收入为12.92亿元和13.65亿元 , 占全年营收的52.3%和52.9% 。
据了解 , 2018年1月 , 满帮推出货运经纪服务—— “满运宝” 。 作为货运经纪人 , 满帮与托运人订立合同以销售运输服务和平台服务 , 还与卡车承运人订立合同以购买运输服务 。 所谓的平台服务费 , 即是托运人交付的金额和付给承运人之间的差额 。
从这里可以看出 , 满帮的业务模式主要是“中间商赚差价” 。 这也意味着 , 在差价有限的情况下 , 只能依靠订单和用户数量来扩大其业绩 。
据满帮招股书显示 , 截至2020年底 , 集团完成订单总量达7170万个 , 平台成交总额(GTV)为1738亿元(约合266亿美元) , 约占中国数字货运平台GTV总量的64%;用户方面 , 超过280万卡车司机在满帮完成了运输订单 , 约占中国1370万中型、重型卡车司机的20% , 超过第二至第五大数字货运平台总和的两倍;2021年3月 , 满帮平台货主MAUs(月活跃用户数)已达140万 , 较去年同期增长 63% 。
除此之外 , 增值服务也曾被满帮寄予厚望 。 这部分业务主要是为托运人和卡车司机提供信贷解决方案、保险经纪、ETC服务、能源服务和卡车销售等服务 。
2020年 , 满帮贵阳公共事务负责人赵强曾表示 , 未来满帮的收入来源将主要依赖于金融服务业 。 满帮的新增业务包括与卡车制造商合作的定制车 , 全国范围内1000个以上的货车司机服务区 , 以及通过掌握的卡车司机数据作为担保 , 为他们申请贷款 。
但从招股书的成绩来看 , 增值业务的表现不如预期 。 招股书显示 , 2019年和2020年 , 增值服务为满帮贡献了7亿元和6.3亿元 , 同比下滑10% 。 不但没有增长 , 反而有所下滑 。
这很大部分是因为跨城干线运输业务的萎缩 。 据交通运输部2020年5月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 , 全国营运货车数量由1368万辆降至1088万辆 , 下降20% , 从业人员数量也由2100万减少到了1800万人 。
扭亏为盈
早在2019年5月 , 时任满帮董事长的王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 满帮集团预计2019年实现收支平衡 , 2020年实现盈利 。 如今来看 , 当初的盈利承诺基本达成 。
招股书显示 , 满帮2019年和2020年营收分别为24.7亿元和25.8亿元;净亏损15.2亿元和34.7亿元 ,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下净利润为-9280万元和2.81亿元 , 实现扭亏为盈 。
文章图片
图3/4
净利润和Non-GAAP下净利润差距如此之大的原因 , 是因为2019年和2020年年 , 满帮分别确认了股权激励费用4.56亿元和34.86亿元 , 分别占同期收入的18.4%和135.1% 。
2021年第一季度 , 满帮营收8.67亿元 , 同比增长97.7% ,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下净利润大增324.4% , 达1.13亿元 。
不容忽视的是 , 满帮的货运经纪业务非常依赖地方财政局提供的政府补贴 。 其中 , 2019年和2020年增值税退税额分别为8.6亿元和9.39亿元 , 占其营收的34.8%和36.4% 。 这并不是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
满帮在其招股书中也提示了风险 , “如果政府补贴减少或取消 , 我们可能不得不调整平台服务费的费率 , 这可能会降低我们的货运经纪服务对托运人和卡车司机的吸引力 , 我们的业务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 ”
文章图片
图4/4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 , 满帮的毛利率 。 招股书显示 , 2019年和2020年 , 满帮的毛利润为10.8亿元与12.7亿元 , 毛利率从从44%上升至49% 。 相比之下 , 福佑卡车2020年的毛利率为3% , 2019年更是只有-0.3% 。
同为干线货运巨头 , 两者毛利率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 , 主要是业务逻辑有所不同 。 满帮提供的货运匹配服务主要是基于信息撮合的形式 , 类似于淘宝或58同城 。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模式轻、投入成本低、流量大 , 毛利率也就相对高 。
【|货运赛道白热化,谁是“货运第一股”?】相比之下 , 福佑卡车走的承运型平台的路子 , 重点去做稳定运力的项目 。 据了解 , 福佑卡车绑定几个大客户 , 如京东、德邦、顺丰、长城汽车等 。 它要深入参与到货主与司机的交易当中 , 通过算法给运单定价、分配订单 , 并把控交易的全流程 。 这也意味着 , 模式相对要重一些 。
货运赛道白热化
值得关注的是 , 满帮交表前半个月 , 福佑卡车也向SEC递交招股书 , “货运第一股”的争夺战正式打响 。
与此同时 , 在货运干线市场“天花板”临近的情况下 , 满帮必须要找到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 。 从招股书来看 , 满帮融资的钱 , 计划除了进行基础设施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投资外 , 将主要用于扩大服务范围 。
在2020年 , 满帮已经进行了不少尝试:实行订单抽佣 , 进入同城货运市场 , 试图向资本市场讲述更庞大的故事 。 2020年8月 , 满帮先是收购了同城货运领域的省省回头车 , 又在同年11月 , 以新品牌“运满满”开展同城货运业务 。
从目前来看 , 同城货运可能是满帮未来发力的主要方向 。 但随着新晋玩家日渐增多 , 资本疯狂涌入 , 这个赛道的竞争日益进入白热化阶段 。
据了解 , 2020年9月 , 顺丰也推出了“货车导航” , 并于12月通过旗下公司获得了货运市场通行证;2021年4月 , 滴滴货运宣布覆盖北京、合肥、无锡等11个城市;货拉拉也在三个月内连续完成5.15亿美元和15亿美元两笔大额融资 。
众多企业之所以扎堆同城货运 , 大都基于类似的业务逻辑 。 社区团购“点燃”了同城货运 , 后者将是尚未被互联网化的为数不多的万亿级市场之一 。 中国商业联合会商贸物流分会副秘书长杨添天表示 , 中国同城货运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期 , 预计在2021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 未来3至5年预计仍将保持5至7%的增长速度 。
从具体运营手段上看 , 滴滴货运仍在复刻滴滴当年走过的路 , 入场就使用“补贴战”这一杀手锏 , 同时在营销端也不放松 , 以大量广告信息试图抢占用户心智 。 去年的国庆中秋双节期间 , 滴滴货运拿出1亿元补贴用户与司机 , 补贴供需两端 。
从成绩上看 , 滴滴的补贴无疑是有效的 。 据其官方披露数据 , 在巨量补贴之下 , 滴滴货运上海站开城仅一个月 , 就突破单日2.5万单的成绩 。 2020年9月中旬 , 其日单量持续突破10万单 。
面对滴滴货运的补贴 , 货拉拉也不甘示弱 。 在2021年新年期间 , 货拉拉推出新春拉货节 , 以1亿元补贴+10万罐东鹏特饮饮品吸引参与人次超700余万 , 其中包含50余万司机、650余万下单用户 。
在派单及盈利方式上 , 滴滴货运仍沿袭滴滴做过的老路 , 以平台派单+抢单模式为主 。 早前有知情人士透漏 , 滴滴货运收取每单费用20%作为信息费和货保费 。
对比来看 , 货拉拉则为司机自行抢单模式 。 但在抢单的成功几率上 , 系统会向会员等级高、且好评率高的司机倾斜 。 而其收入方面 , 则主要靠收取司机的会员费 , 并不赚取司机的抽成 。 例如普通会员499元、高级会员699元 。
相较更加成熟的网约车市场 , 货运市场的盈利模式 , 并未有太多地推陈出新 。 但在具体运营过程中 , 问题却并不少见 。
在各大社交平台中 , 司机对货运平台的抱怨并不在少数 , “抽成高 , 派单少、抢单难”等问题经常被用户所诟病 , 在黑猫投诉的上 , 存在对各家货运平台的大量投诉信息 。 仅货拉拉一家 , 投诉总量就超过4000条 。 大量用户认为 , 平台对司机群体造成伤害 , 用户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
而用户的声音 , 也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 。 今年以来货运企业频繁被约谈 。 四月初 , 上海市相关部门共同对运满满、货拉拉、滴滴货运、快狗打车及享运共配等网络货运平台开展联合约谈;5月14日 , 八个相关部门再次对满帮、货拉拉、快狗打车等10家交通运输平台公司进行联合约谈 。
问题主要涉及平台抽成比例高、分配机制不公开透明、随意调整计价规则 , 以及平台垄断货运信息、恶意压低运价、随意上涨会员费等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随着满帮、福佑等提交招股书 , 各界巨头跨界进入 , 货运市场接下来将面临一场“鏖战” 。
推荐阅读
- IT|95306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升级上线 可24小时办理货运业务
- 数据|数智安防时代 东芝硬盘助力智慧安防新赛道
- 王者|布局手术机器人赛道,谁是王者? | A股2022投资策略⑩
- 柯腾|争做细分赛道冠军——探寻厦门“小巨人”企业成长密码
- IT|川崎测试货运无人机机器人K-Racer X1
- 赛道|声网发布实时互动场景创新生态报告,预测RTE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千亿
- 货运|湖北鄂州花湖机场迎来校验首飞,系我国首座专业性货运机场
- Media|汽车之家裁员背后:赛道竞争激烈 战略升级尚待证明
- 花湖|亚洲第一个专业货运机场!花湖机场即将启航
- the|流媒体大战白热化:明年美8大媒体集团内容开支将达115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