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让矿石燃料的燃烧一直增加 , 我们的后代将会体验从未在5000万年内出现的CO2水平 , 那时鳄鱼还在北极游荡 。
从微观化石和分子上可以看到二氧化碳在地球上的历史 , 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气候研究中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 。 (图片来源:圣安德鲁大学)
科学家对地球远古历史进行调查之后 , 发现对于减少化石燃料的排放上应采取行动 , 以防止气候达到史前的变暖水平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 , 一个研究者们组成的国际团队回顾了过去6600万年 , 一起拼凑了迄今为止地球上最完整的二氧化碳水平的历史 。 通过这项工作 , 他们旨在促进我们对二氧化碳和气候之间的联系的理解 , 展示从恐龙最后一次行走于地球以来 , 二氧化碳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 并预测地球未来会因为气候的变化 , 我们的星球和居民将持续受到威胁 。
通过此项研究 , 表明如果化石燃料在没有明显减少的情况下 , 地球大气中CO2如何将很快达到5000万年前的原始状态 。
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首席研究员詹姆斯·雷恩 , 在一份声明中说:“如果我们允许化石燃料的燃烧量继续增长 , 我们的子孙后代将可能会经历地球上5000万年来从未有过的高二氧化碳水平 , 到那时鳄鱼将可以在北极漫游 。 ”
“C02曾经改变过地球的面貌 , ”雷恩说 , 并且“除非尽可能尽快的降低排放量 , 否则它将卷土重来 。 ”
此项研究发表在(5月31日 , 星期一)发行的《地球和行星科学年鉴》杂志上 , 研究小组分析了过去15年的数据 。 这些数据均来自于对从深海海底采集的古泥浆样本的研究 。
这些古泥浆内部含有随着时间推移而积累的微生物化石和微生物分子 。 这些样本保存了以前的二氧化碳水平和气候条件的信息 。
因此 , 通过调查这些古代气候的历史 , 该团队能够绘制出二氧化碳水平的演变图 。 这让他们能够把如今的二氧化碳水平与史前水平进行对比 , 然后弄清楚如果我们回到这些极端的气候条件下 , 我们的世界将是什么样子的 。
“例如 , ”Rae说 , “上次二氧化碳浓度和今天一样高时 , 大量冰川融化使海平面足足上升了20米(66英尺) , 并且那时的温度足以让山毛榉树在南极洲生长 。 ”
相关知识
二氧化碳(化学式:CO2)
2)是一种酸性无色气体 , 密度比干燥空气大53%左右 。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间形成两个共价双键而构成 。 它是地球大气中的一种天然的微量气体 , 目前浓度约为0.04%(412ppm) , 较工业化之前的280ppm有所上升 。 【8】其自然来源包括火山、温泉和间歇泉 , 并通过水和酸的溶解反应从碳酸盐岩中释放出来 。 因为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 它自然存在于地下水、河流和湖泊、冰盖、冰川和海水里 , 同时也蕴藏在石油和天然气中 。 二氧化碳有一种刺激性的酸性气味 , 在嘴里有苏打水的味道 。 【9】但是 , 在通常情况的浓度下 , 它是无味的 。
作为碳循环中可用碳的来源 ,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地球上生命的主要碳源 , 自前寒武纪晚期以来 , 其在地球前工业时代大气中的浓度一直受到光合生物和地质现象的影响和调节 。 植物、藻类和蓝藻细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合作用合成为碳水化合物 , 这个过程里又产生了作为废物的氧气 。
好氧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在代谢有机物产生能量的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 。 [11] 例如 ,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碳水化合物 。 因为人类和动物以植物为食 , 所以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对地球上生命的延续是很重要的 。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古老气候警告需要我们采取紧急行动】
它通过鱼鳃回到水中 , 又通过呼吸空气的陆地动物(包括人类)的肺到空气中 。 二氧化碳会在有机物质的腐烂过程 , 面包、啤酒和酿酒过程中糖的发酵过程中排出 。 另外 , 木材、泥炭和其他有机材料以及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也会产生二氧化碳 。 它是许多大规模氧化过程中不需要的副产品 , 例如丙烯酸的生产(超过500万吨/年) 。
它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业材料 , 例如 , 在焊接和灭火器里的惰性气体 , 在空气枪和石油回收中的加压气体 , 都有它的用武之地 。 除此之外 , 它还作为化学原料和一种超临界流体溶剂被用于脱咖啡因和超临界干燥中 。 它被添加到饮用水和包括啤酒、起泡酒在内的碳酸饮料当中以增加起泡 。 其固态形式 , 即干冰 , 在干冰爆破中被用作制冷剂和研磨剂 。 它是合成燃料和化学制品的原料 。
二氧化碳是地球大气层中长久存在的最重要的温室气体 。 自工业革命以来 , 石油的使用和砍伐森林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急速增加 , 从而导致全球变暖 。 因为二氧化碳以碳酸的形式溶于水还造成了海洋酸化 。
BY:Chelsea Gohd
FY:Astronomical volunteer team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 , 请在作品发布后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 , 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 手机|【直播纪要】VR/MR会吹响消费电子反攻的号角吗?| 见智研究
- 科学|中阳县北街小学:体验科学魅力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智能化|龙净环保:智能型物料气力输送系统的研究及应用成果通过鉴定
- 研究院|传统行业搭上数字化快车,施工现场变“智造工厂”
- 牛上|英媒文章:2021年最有趣的科学发现
- IT|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
- 德尔塔|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
- 核心|中科大陈秀雄团队成功证明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研究登上《美国数学会杂志》
- 曹志兴|90后教授曹志兴:最一流的基础科学来源于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