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两头部竞速上市 生鲜电商升级战局
来源:北京商报
_原题是:两头部竞速上市 生鲜电商升级战局
【新浪科技综合|两头部竞速上市 生鲜电商升级战局】生鲜电商第一股的争夺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 6月9日 , 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均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招股书 , 分别将于纳斯达克和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 上市对于生鲜电商来说是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 , 但上市绝不是终点 。 从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来看 , 一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 尽管在疫情之下 , 生鲜电商重新迎来第二春 , 但生鲜电商的自我造血能力还有待加强 。 身陷强敌如林的生鲜赛道 , 如何在未来的混战中脱颖而出?生鲜电商平台要做的功课还有很多 。
同日递表 竞速生鲜第一股
作为前置仓代表的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 , 在争夺生鲜电商第一股上已经发起了最后的冲刺 。 6月9日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了解到 , 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招股书 , 分别将于纳斯达克和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 此次上市中 , 每日优鲜的股票代码为“MF” , 叮咚买菜的股票代码为“DDL” 。 双方暂定筹资额为1亿美元 。
从招股书披露的业绩来看 , 每日优鲜在2018年至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467亿元、60.014亿元、61.304亿元;2021年一季度为15.302亿元 , 上年同期则为16.898亿元 。 叮咚买菜在2019年、2020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8.801亿元、113.358亿元;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021亿元 , 而上年同期为26.038亿元 。
在净利润方面 , 每日优鲜2018年至2020年的净亏损分别为22.316亿元、29.094亿元、16.492亿元;2021年一季度 , 公司的净亏损为6.103亿元 , 而上年同期亏损额为1.947亿元 。 2019-2020年 , 叮咚买菜的净亏损分别为18.734亿元、31.769亿元;2021年一季度 , 公司的净亏损为13.847亿元 , 而上年同期亏损额为2.445亿元 。
两家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都在于履约成本过高 。 每日优鲜2018-2020年履约成本分别为12.393亿元、18.33亿元、15.769亿元 , 占公司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4.9%、30.5%、25.7% 。 叮咚买菜2019-2020年履约成本分别为19.369亿元、40.442亿元 , 占公司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9.9%、35.7% 。
据招股书显示 , 每日优鲜于2015年首创前置仓即时零售业务 , 截至2021年3月31日 , 其已在中国16个城市建立了631个前置仓 , 累计交易用户超3100万 。 而叮咚买菜已在29个城市建立了超过950个前置仓 。
负重前行 高光能否持续
事实上 , 生鲜电商的低毛利难以覆盖其高昂的运营成本 , 亏损并不是秘密 。 不过 , 在去年疫情的影响下 , 生鲜电商也迎来了高光时刻 。 2018年至2020年 , 每日优鲜的GMV从47.259亿元以26.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76.147亿元;毛利率则从2018年的8.6%增至2020年的19.4% , 毛利额年复合增长率为98% 。
更重要的是 , 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散 , 消费习惯的转变也使得生鲜电商线上销售渗透率得到了持续增长 。 数据显示 , 2021年4月 , 每日优鲜的GMV为7.134亿元 , 同比增长37.8%;2021年5月1日至19日的GMV为4.966亿元 , 同比增长了43.4% 。
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赵振营在接受北京商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疫情为生鲜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 , 从而推动这一轮的客户数量及交易额超速成长 , 让一直惨不忍睹的财务报表美丽了不少 。 对生鲜电商来说 , 这也许是最好的时代 。
值得注意的是 , 经历过一轮疫情的催化 , 生鲜行业已驶入新赛道 。 生鲜电商在提高平台商品的丰富度和差异化的同时 , 也在更多元化地布局 。 据了解 , 每日优鲜在2020年下半年推出了智慧菜场业务 , 截止到2021年5月31日已与14个城市的54家菜市场签订运营协议 。 此外 , 2021年每日优鲜启动零售云业务 。
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认为 , 传统菜市场本身也占据了生鲜市场很大的份额 , 每日优鲜将技术输出作为一种切入生鲜零售流通产业整合的方式是非常有意义的 , 未来还能演变出更多的可能 。 但如果只是单纯的技术输出意义并不大 。
竞对围堵挑战与日俱增
毫无疑问 , 对于生鲜电商而言 , 成功上市之后 , 能够获得更为充足的弹药 , 以此来应对愈演愈烈的竞争格局 。 但上市并不是终点 。 现如今 , 广阔的生鲜赛道引来巨头争相入局:超市全力推进线上线下融合、社区团购平台也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抢占市场 。 未来 , 生鲜电商面临的是日趋严峻的竞争环境 。
文志宏认为 , 生鲜电商最终比拼的是顾客的体验和运营的效率 。 “从顾客体验的视角来看 , 无论是生鲜电商还是生鲜卖场 , 核心竞争点应该在于品质、效率、价格 。 从运营效率来看 , 最关键的是客效、员效、坪效、品效四个方面 。 ”
在赵振营看来 , 当前生鲜电商的模式大部分还处在打磨阶段 , 没有哪一家生鲜电商真正实现盈利 , 虽然新冠疫情给生鲜电商带来了一定的机遇 , 但这一机遇不具备可持续性 , 生鲜电商还必须从业务本身找到实现利润的路径 。 未来生鲜电商大概率会回归线下生鲜的媒介化属性 , 在生鲜之外去找新的利润承载点 。
赵振营认为 , 上市之后相应平台应该仔细研究乡村振兴的政策导向 , 从而让自己的业务更加匹配政府需求 , 把逐利需求和民生需求有效结合 , 从而创造最大、最安全的资本利得 。
“对生产端的改造可能是生鲜平台更应该关注的方向 , 同时也符合当前资本的关注重点及政策导向 。 ”赵振营认为 , 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 但目前很多企业的相关应用都注重于信息的传输及资源配置的优化 , 而忽视了生产端对单位亩产值的提升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赵述评 赵驰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