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中网|翻完滴滴招股书,去年,1300万司机赚了1174亿元


投中网|翻完滴滴招股书,去年,1300万司机赚了1174亿元
文章图片
图1/4

文/郑玄
北京时间6月11日上午 , 滴滴正式向SEC递交了IPO招股书 , 拟以股票代码“DIDI”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 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华兴资本担任承销商 。
随着招股书的披露 , 这个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共享出行平台首次披露了核心运营数据 。 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12个月里 , 滴滴全球年活跃用户为4.93亿 , 全球年活跃司机1500万;其中滴滴在中国拥有3.77亿年活用户和1300万年活司机 。 2021年Q1 , 滴滴中国拥有1.56亿月活用户 , 中国出行业务日均交易量为2500万次 。
财务方面 , 2020年滴滴总收入为1336.45亿元(204.72亿美元) , 比疫情前的2019年下降了8.5% 。 2020年录得净亏损106.05亿元 , 同比上一年度略有增加 。 2021年一季度滴滴实现营业收入421.63亿元(64.35亿美元) , 实现净利润54.04亿元 , 去年同期为亏损41.41亿元 , 但扭亏主要因为投资收益 , 只看运营亏损率与2020年Q1基本持平 。
招股书显示 , 截至2021年一季末 , 滴滴在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国家约4000多个城镇开展业务 , 旗下的业务单元包括网约车、出租车、顺风车、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代驾、车服、货运、金融和自动驾驶等 。
滴滴将其归纳为“三大业务”和“四个核心战略板块” , 前者代表滴滴目前主要的收入构成 , 后者则是滴滴未来的战略规划 。
2020年出行业务交易总额2146亿 , 收入1353亿
2018年、2019年、2020年 , 滴滴全球总收入分别为1352.88亿元(约211亿美元)、1547.86亿元(约242亿美元)、1417.36(216.33亿美元)亿元 , 从收入来看 , 滴滴超过主要竞争对手UBER , 后者过去三年的收入分别是104.33亿美元、130亿美元和111.39 亿美元 。
但这主要由于二者业务模式不同采取了不完全一样的会计核算方法 。 单看平台撮合的交易总金额 , 2020年滴滴为2146亿元(328亿美元) , 同期Uber为579亿美元 。
在运营亏损的控制方面 , 滴滴好于UBER 。 相比过去两年分别亏损85.96亿美元和48.63亿美元的Uber , 滴滴2019年、2020年的净亏损分别为97.33亿元和106.08亿元 , 亏损的绝对金额和亏损率都要低于前者 。
截至2021年3月31日 , 滴滴账面持有234.68亿元(35.82亿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 此外还有239.66亿元(36.58亿美元)短期投资 。 从现金储备情况来看 , 持有70多亿美金现金和短投的滴滴 , 资金需求并不是IPO最主要的原因 , 业务发展需要和帮助股东、员工套现退出或许是上市的主要目的 。

投中网|翻完滴滴招股书,去年,1300万司机赚了1174亿元
文章图片
图2/4

分业务来看 , 滴滴将全部收入分为三大业务板块:分别是中国出行业务、国际业务和其他业务 。 其中发展多年的中国区出行业务已经小有盈余 , 国际化和单车、金融、社区团购等新业务大多还在亏损当中 , 但也是滴滴未来最主要的增长引擎 。
中国出行业务:日成交2000万笔 , 单季盈利近36亿元
中国出行业务包括网约车、出租车、代驾和顺风车 。 2018年、2019年、2020年滴滴中国出行业务撮合的交易笔数分别是87.89亿笔、86.69亿笔、77.5亿笔 , 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 , 可以看出叫停顺风车和新冠疫情对滴滴的影响 。 但在今年一季度 , 随着疫情得到控制 , 加上顺风车重启、花小猪等新业务开始启动 , 滴滴中国单季撮合业务22.81亿笔 , 同比涨幅115% 。
2018年、2019年、2020年中国出行业务的交易总额(GTV)分别是2044.61亿元、2023.67亿元、1890.02亿元 , 扣除掉通行费、税款、补贴和出租车、代驾、顺风车业务支付给司机的价款后 , 滴滴中国出行确认的收入分别是1332.07亿元、1479.4亿元、1336.45亿元 。
从2019年开始滴滴中国区的出行业务已经开始盈利 。 2018年、2019年、2020年的EBITA(调整后息税前利润)分别是-2.74亿元、38.44亿元和39.6亿元 , 2021年一季度更是达到36.18亿元 。

投中网|翻完滴滴招股书,去年,1300万司机赚了1174亿元
文章图片
图3/4

中国区的出行业务扭亏为盈 , 主要归功于网约车 。 作为滴滴最核心的业务单元 , 我们熟知的快车、专业、豪华车等 , 都属于网约车 。 如上图所示 , 2020年滴滴中国网约车GTV为1486亿元 , 扣除乘客补贴和过路费等费用后 , 网约车业务确认的收入为1336亿元 。
这部分收入减去支付给司机的收入和补贴合计1174亿元 , 以及122亿元的其他成本 , 2020年滴滴网约车业务的息税前利润为40亿元 , 约是网约车GTV的3.1% 。
此外滴滴也在招股书中披露了与司机的分成比例 。 平均来看 , 消费者每支付10.1元(成交价10元+1元税费-0.9元平台补贴)打车费 , 司机收入为8.5元 。
国际化业务:一年亏损35亿 , 规模较Uber还有差距
接下来看滴滴的国际化业务 , 2017年滴滴开始启动国际化业务 , 目前来看这是滴滴增长较快的板块 , 但也是亏损严重的部门 。
滴滴国际化业务主要包括网约车和外卖 。 2018年、2019年、2020年滴滴海外网约车业务订单笔数分别为2.83亿、9.62亿、13.48亿笔 , 过去两年的增长率分别为240%和40% , 即使在全球疫情肆虐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正增长 。
2018年、2019年、2020年国际业务撮合的交易额(GTV)总计为79.17亿元、229.56亿元和255.84亿元 , 实现收入分别是3.18亿元、18.98亿元、22.93亿元 。 从收入来看滴滴国际业务目前与Uber还有一定的差距 , 扣除Uber在北美地区的收入 , Uber 2020年的海外收入依然超过34亿美元 。
【投中网|翻完滴滴招股书,去年,1300万司机赚了1174亿元】需要注意的是 , 滴滴的出行业务在国内和海外采取了不同的收入核算模式 。 在国内 , 滴滴网约车业务采取总额法核算收入 , 收入中包含支付给司机的费用;而在海外 , 滴滴采取净额法核算 , 滴滴充当的是代理商的角色 , 其收入是扣除司机收入的净佣金收入 , 核算方法与Uber基本一致 。

投中网|翻完滴滴招股书,去年,1300万司机赚了1174亿元
文章图片
图4/4

如上图所示 , 2020年滴滴国际化业务的GTV为256亿元 , 约为中国市场的1/5 , 扣除司机收入、其他成本后的息税前净亏损(EBIDTA)为35亿元 , 约是其GTV的13.2% 。
不论中国还海外市场 , 滴滴从每笔订单中获取的净收入水平大致相同 , 都是10-15%左右 。 之所以国内已经实现盈利 , 海外还在亏损 , 主要是是受规模的影响 , 规模较大的国内市场摊薄了包括运营费用在内的其他成本 , 所以从2019年开始实现盈利;起步较晚的海外出行业务的其他成本占营收比例较高 , 所以未能实现盈利 。
拆分四大新业务独立融资 , 总估值近百亿美元
招股书中 , 滴滴划分了四个核心战略板块 , 分别是共享出行平台、车服网络、电动车以及自动驾驶 。
共享出行平台是滴滴的“现在” , 其占比最大的中国网约车业务已经开始实现盈利 , 海外业务则保持了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 , 前面已经讲过 , 这里就不再赘述 。
共享单车、车服网络、电动车、自动驾驶、生鲜电商等过去几年启动的新业务 , 都被滴滴纳入其他收入部分 。 招股书显示 , 2020年滴滴其他业务实现收入57.58亿元 , 占收入的4%左右;2021年一季度实现收入21.24亿元 , 同比增长179% 。 虽然目前占比不高 , 但这些新业务增长很快 。
值得注意的是 , 过去几年滴滴陆续拆分了部分业务板块进行独立融资 , 其中去年启动的社区团购业务“橙心优选”已经不与滴滴并表 。
首先是共享单车 , 包括共享自行车和共享电单车 。 2018年开始滴滴启动“青桔单车”品牌 , 推出共享单车服务 。 截至2021年3月31日 , 滴滴在中国220个城市部署了520万辆自行车和200万辆电单车 。
2018年、2019年、2020年滴滴电单车业务的收入分别是2亿元、15亿元和32亿元 , 2021年一季度为9亿元 , 同比2020年一季度增长200% 。
融资方面 , 2020年青桔启动A轮融资 , 软银和部分其他投资者投资1.34亿美元、滴滴投资7.5亿美元;2021年初青桔启动B轮融资 , 其中外部投资者出资1.66亿美元 , 滴滴认购了3亿美元股权融资份额和1亿美元可转换票据 。 目前青桔估值19亿美元 , 滴滴持有88.3% 。
第二块是货运业务 。 滴滴货运于2020年6月推出 , 主打同城货运市场 。 2020年7月至12月 , 同城货运业务推出后的6个月内 , 滴滴在8个城市完成了1100万笔订单 。
2021年Q1滴滴货运完成一轮私募股权融资 , 最新估值为28亿美元 , 目前滴滴持股57.6% 。
第三块业务是社区团购 。 橙心优选也是在2020年6月推出 。 滴滴在招股书中披露 , 2021年3月滴滴将橙心优选分拆融资 , 目前滴滴上市主体持有的橙心优选的股东权益已转为少数 , 橙心优选的业务不再并表 。
根据招股书 , 橙心优选在2021年3月进行了A1和A2轮融资 。 其中 , A1轮软银愿景基金注资9亿美元、其余部分外部投资者注资1亿美元;A2轮由管理层注资约2亿美元 , 融资完成后滴滴所占权益降至32.8% 。
但滴滴并非完全放手 , A2轮中橙心优选向滴滴发行了30亿美元的可转债 。 滴滴有权在未来1年到可转债到期日前这段时间里 , 将债券转换为股票 , 届时滴滴将重新变回橙心优选控股股东 。
按照股东注资后稀释幅度计算 , 目前橙心优选的整体估值约18亿美元 , 此外滴滴还向橙心优选的外部投资者承诺 , 如果未来5年橙心优选没有完成IPO , 投资者可以将手中的优先股转换为滴滴的股份 。
最后一个独立融资的业务是自动驾驶 。 2020年2月和2020年10月 , 滴滴从事自动驾驶汽车开发和商业化的子公司沃芽科技 , 完成由软银集团和部分其他投资者投资的5.25亿美元A轮融资 。 沃芽科技的最新估值为34亿美元 , 滴滴目前持有其总股权的 70.4% 。
最后是关于此次IPO的募资用途 , 滴滴在招股书中披露 , 计划将约30%的募资金额用于扩大中国以外国际市场的业务;约30%的募资金额用于提升包括共享出行、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在内的技术能力;约20% 用于推出新产品和拓展现有产品品类以持续提升用户体验;剩余部分可能用于营运资金需求和潜在的战略投资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