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国际航协北亚地区副总裁、驻中国首席代表马涛 。 图片来源:国际航协供图
随着疫情的稳定 , 民航业强势反弹 。 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 , 以及之前的“五一”小长假 , 旅客的热情也十分高涨 。 另一方面 , 疫情也促使航司思考特殊时期对抗风险的方式 , 数字化转型成为目前民航业发展的一大重点 。
近日 ,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专访时 , 国际航协北亚地区副总裁、驻中国首席代表马涛对《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表示 , 中国市场是全球民航业的增长引擎 。 由于边境限制措施 , 国际航空客运仍未见起色 。 当前民航业面临的挑战是重新开放边境 , 免除隔离措施并以数字化方式管理疫苗接种、病毒检测证书 。
谈中国市场:国内旅客航旅信心持续提升2021年端午假期民航运输旅客371万人次 , 同比提升近38.43% , 跟2019年同期比较则下降23.03% 。 全民航执行航班量41966架次 , 同比提升近27.5% , 较2019年同期则下降19.72% 。
本文图片
图片来源:航班管家
这是刚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民航取得的成绩单 。 来自航班管家的数据显示 , 2021年端午假期的日均航班量相比2021年五一假期下降了约18.3% 。 旅客量、航班量的下降 , 主要是由于广州局部疫情冲击了中长途出行 。
本文图片
图片来源:航班管家
提到目前中国国内民航的发展 , 马涛对《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表示 , 今年端午假期的数据 , 国际航协尚未发布 。 但参考2020年国庆假期的旅客量 , 显示中国国内市场的复苏基本已稳定步入正轨 , 中国市场是民航发展的主要引擎 。
事实上 , 早在今年“五一”小长假前 , 中国国内客运量已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 。 根据国际航协最新发布的客运数据 , 今年3月份 , 中国国内市场需求已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 , 4月份则比2019年4月高出6.8% 。
根据中国民航局公布的2021年夏秋航季航班计划 , 中国国内航线航班方面 , 国内航空公司共计划安排国内航班每周92756班 , 同比2020年夏秋航季增长10.7% 。 其中 , 客运航班每周90460班 , 同比增长10.6% 。
对于目前中国航空企业的现状 , 马涛表示 , 中国航空公司对国内市场的依赖程度超过国际航线 , 因此能够坚韧地抵御外部危机 。 中国三大航空公司虽然2020年报亏 , 但对比同等规模的欧美航空公司 , 亏损程度相对较小 。
此前 , 中国国内疫情得到遏制 , 航空旅行需求正在迅速恢复 。 重振市场信心的过程中 , 无论是去年推出的“随心飞”还是最近推出的“机票盲盒” , 都凸显了中国航空公司能够结合市场需求和热点灵活应变的能力 。
此外 , 马涛认为 , 中国国内航空旅行迅速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状况表明 , 航空出行是刚需 , 人们愿意旅行 , 并对现有的防疫措施感到放心 , 航旅信心持续提升 。
谈创新挑战:思考通过数字化打破流程“痛点”“新冠肺炎疫情危机所造成的创痛将持续数年 , 但所有迹象都表明人们仍保有旅行的需求和愿望 。 目前 , 快速增长的疫苗接种人数和病毒检测的进步将在数月后让飞行重归自由的状态 。 ”马涛表示 , 国际航协发布的后疫情时代旅客需求复苏的长期预测数据显示 , 2021年 , 全球旅客数量将恢复至疫情前的52%;2022年 , 全球旅客数量将恢复至疫情前的80%;2023年 , 全球旅客数量将有望超过疫情前的水平(105%);2030年 , 全球旅客数量将增至56亿人次 , 比疫情前的预测低7% 。 疫情导致旅客数量迟缓了2~3年 。
而在民航业恢复的过程中 , 业界也推出了多项计划和呼吁 , 驱动民航业数字化转型 。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决定不再对接种疫苗的旅客采取隔离措施 , 数字化管理疫苗证书和新冠肺炎病毒检测结果的压力激增 。 ”马涛举例称 , 纸质流程不仅导致办理登机手续和边检的处理时间非常冗长 , 同时也为造假打开了大门 。 随着旅客信心的恢复 , 政府需迅速采取数字化流程来管理旅行健康证明(新冠肺炎病毒测试和疫苗接种证书)和其他疫情防控措施 , 否则机场会出现旅客拥堵 , 体验感严重下降等问题 。
他进一步解释称 , 航空旅行在过去的二十年已被重塑 , 旅客可以通过自助服务流程自主控制旅程 。 这使旅客基本上可以“准备起飞”的状态到达机场 。 随着数字身份技术的发展 , 边检流程也越来越多地通过电子门实现自助服务 。 基于纸质的与新冠肺炎病毒相关的文件检查将迫使旅客重返人工柜台办理登机手续和边检窗口 , 即使在旅客量很少的情况下 , 流程痛点也让人备受煎熬 。
马涛指出 , 依据国际航协掌握的数据建模 , 如乘机数字化流程无任何改进 , 客运量回升至疫情前75%时 , 单次旅行的机场流程平均耗时可能高达5.5小时;当全面恢复到疫情前时 , 单次旅行的机场耗时将飙升至8小时 。
采访人员梳理发现 , 此前民航局发布的《中国民航“无纸化”便捷出行发展报告》显示 , 2019年及2020年 , 有5.7亿人次享受到“无纸化”便捷出行 , 减少了5.8亿小时的时间成本 。
【民航业|专访丨国际航协驻中国首席代表马涛:无接触式旅行将成趋势,中国市场是全球民航业增长引擎】马涛认为 , 疫情危机强化了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性 。 后疫情时代的旅行 , 数字化与无接触式旅行将是必然趋势 。 中国航空公司的数字化基础很好 , 在利用好数字化工具 , 实现自动化以及人工智能辅助决策方面 , 可以走在行业前列 。
推荐阅读
- 炼金术|元宇宙炼金术|专访三体宇宙CEO:三体有形成独立元宇宙的可能
- 视界|这部电影里的黑洞竟然和真实黑洞这么像?丨夜问
- 虚拟|半月谈丨元宇宙的未来,是美好还是陷阱?
- 合成|AI合成主播丨“十四五”期间力争突破一批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
- 罗振宇|张庭夫妇公司涉嫌传销被查处;小米正式宣布对标苹果丨邦早报
- 炼金术|元宇宙炼金术|专访英伟达开发平台副总裁:元宇宙平台怎么建
- 产品|走进园区企业丨用尖端材料学解决医学难题
- 足迹|远古发现丨2021年这些有关“远古”的新发现,哪个曾让你大吃一惊?
- 化石|远古发现丨2021年这些有关“远古”的新发现,哪个曾让你大吃一惊?
- 情感|没开玩笑!对湖水喊话,它真的会回应丨智言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