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尽管苹果让步了,但他们的麻烦可能在刚刚开始( 二 )
美国消费者从2011年就开始起诉苹果,认为苹果垄断了应用分发与销售权,30%的应用分成抬高了商店内的应用价格 。而为了阻止消费者对自己发起集体诉讼,苹果还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理由,认为消费者直接是向开发者购买应用,而不是从自己“这个应用商店”购买 。
尽管连续在联邦地区法院和上诉法院败诉,苹果最终还是上诉到了美国最高法院 。最后美国最高法院在2019年以5:4的投票结果批准这一集体诉讼 。美国最高法院在判决中写到,“如果零售商从事垄断行为,导致消费者支付高于竞争市场的价格,那么零售商如何与上游制造商或供应商构建关系就并不是重点 。”
不过,最高法院只是判决消费者可以集体诉讼苹果,而没有直接判定苹果构成垄断 。这一集体诉讼反垄断案件又回到了下级法院,这意味着苹果还可以继续推进诉讼,继续上诉到最高法院,可能又要延续数年时间 。
苹果选择以应诉拖延时间也有着直接利益关系 。以去年App Store总营收640亿美元估算,苹果从中抽取了近200亿美元的分成 。而截止9月份的上一财年苹果的服务业务营收为537亿美元 。随着苹果不断推进业务多元化,服务业务已经成为苹果增长最快的业务部门,已经成为了苹果第二大营收贡献来源 。
然而,面对消费者和开发者可以选择强硬对诉的苹果,却无法顶住监管部门的持续反垄断施压 。在美国、欧盟、 韩国和日本,苹果都因为应用商店壁垒面临着反垄断调查,也在监管部门压力下不断做出让步 。
苹果开始承压让步
2017年,苹果率先对中国市场做出让步 。那年6月,苹果将苹果税的征收范围扩大到了打赏,将读者向原创者打赏的行为定义为“应用内购买” 。微信因此取消了iOS版本的打赏功能 。这一规定在中国引发了巨大争议,中国用户普遍认为网络打赏是自愿性质的礼物,而不是购买行为 。
但仅仅三个月后,苹果就对应用商店政策做出澄清,放弃了对打赏的提成要求,但是要求所有平台同样不得从打赏中抽成,必须全额交给接受者 。但如果涉及到数字内容与服务的礼物打赏,依然会被列为应用内消费,面临着苹果的抽成 。
这是苹果在应用商店问题上的第一次让步 。当时诸多分析认为,苹果是考虑到巨大的中国市场而做出服软态度 。但真正的监管危机则是来自于美国政府的反垄断压力 。
从2019年开始,美国特朗普政府司法部开始对互联网巨头进行反垄断诉讼,苹果、Google、亚马逊和Facebook四大巨头成为政府反垄断对象 。2020年美国国会召开反垄断听证会,库克和其他三家巨头的CEO一道遭受了议员们的轮番诘问 。去年年底,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先后宣布起诉Facebook和Google,更是直接提出了分拆Facebook的要求 。
推荐阅读
- 截图|靠抄袭对标苹果?心动黄一孟指责小米新版游戏中心抄袭TapTap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Apple|摩根大通分析师:交货时间来看iPhone 13系列已达供需平衡
- 实力比|小米12对标苹果遭嘲讽?雷军:国产手机的实力比想象中强,有和苹果比较的勇气
- Apple|法官称苹果零售店搜包和解协议虽不完美,但可继续进行
- AirPods|苹果谈论AirPods 3:最大榨取蓝牙技术,希望获得“更多带宽”
- Apple|苹果希望手机/平板设备能正面为其他设备无线充电
- 测评|【横评】5年前的老机型测评 苹果华为三星小米魅族一加现在卡吗
- 苹果|死磕硬核科技,小米要与苹果一较高下
- 手机|1千亿让小米超越苹果?别被雷军的障眼法,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