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购盲盒被套路?消费者:99元抽一次秒变2178元( 三 )
盲盒本身已经是一种新玩法 , 其“全包”、“神秘商店”、“大娃”等玩法 , 更是不断为这种带有一丝赌博性质的玩法增加新奇感、刺激感 , 吸引玩家不断“剁手” , 最终越来越上瘾 。采访人员认为新型创业公司搞新玩法无可厚非 , 只要公司走正道、讲诚信、担责任 , 那么就应该允许企业赚属于自己光明正大的钱 。因此 , 当面临诸如定价不断上涨、发货太慢、客服敷衍、产品设计涉嫌诱导消费、IP涉嫌抄袭、产品存在难闻气味等等问题 , 公司都应当重视 , 并且第一时间解决 。否则 , 一个靠着消费者“入坑”赚钱的公司 , 一旦让消费者“下头” , 那么很难再吸引他们回来 , 这带给公司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
退一步来说 , 在目前一些规范尚未明确的时候 , 公司的处理方式就可以看出其对待消费者的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比如个别消费者在误点“全包”商品后 , 在还未发货时便要求退款 , 那么公司是选择“根据《合同法》不退货” , 还是选择“根据《消费者保护法》退货”;比如在IP涉嫌抄袭时 , 是全部下架立刻道歉 , 还是拖延时间最终只部分下架;再如在消费者反映测出娃的甲醛超标后 , 是找出难闻气味的罪魁祸首 , 还是出具一份产品毫无问题的检查报告就结束……这时的选择便足以看出一个公司的担当 。实际上 , 近期也有不少互联网界公司都在升级自己对于消费者的售后规定 , 虽然看似“吃了小亏” , 但却赢得了更多消费者的掌声 , 这样的做法值得肯定 。
搞新玩法也要讲规则 , 创业成功也要厚道 , 企业并不总是应当考虑将利润放在第一位的 , 比它更重要的是社会责任和担当 , 是企业能否更加健康长远地发展做大做强 。
内存
很多盲盒成本仅十多元
泡泡玛特成立于2010年 , 其盲盒产品占比超过八成 。盲盒 , 是指消费者不能提前得知具体产品款式的玩具盒子 , 购买抽取后才知道其中内容 。盲盒概念的起源大约来自日本的福袋 , 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 甚至国内也早有各种形式的扭蛋、盲盒等产品 。目前 , 国内每年的各类盲盒市场已超过百亿元 。
泡泡玛特的盲盒价格大多位于39元至79元之间 , 但此前有比例大于普通款娃娃的人偶“大娃”公开定价3999元 , 且均为限量版发售 , 而在二手市场上一经推出就被炒至89999元的价格 , 被网友质疑 。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硬件|汽车之家年底裁员,员工称多个职能部门已被撤销
- 换卡|突然宣布:被迫停止运营!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社交|Facebook被指试图在美政客中抹黑前雇员Frances Haugen声誉
- IT|新能源汽车年底卖爆 展车都被抢购 咋回事?
- 植被|二十年后的成都
- 最新消息|被骂“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书” 中华书局回应称即日下架
- 警告!|华为联想卷入滴滴高管千万受贿案 判决书曝光浪潮曾向其输送720多万
- IT|滴滴被“围剿”三个月:Q3经调整EBITA由盈转亏 订单量、交易额均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