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东莞制造业镜像:新科技与“世界工厂”的产业嬗变( 二 )


这是一家在东莞经营多年的大型港资企业 , 竞争一直都很激烈 。 “我们给爱立信供应某些模具产品 , 但爱立信在这些产品领域有一、二十家供应商 , 我们只是其中之一 , 爱立信会定期对供应商的产品进行评比 , 做得不好的 , 可能下一次就无法继续呆在供应商的名单中了 。 ”杜松龄说 。
在五金冲压模具做了二十年 , 这让杜松龄对机械制作多少有了些情怀 。 杜松龄有时会抱怨 , 东莞的模具厂 , 会为了追求效益 , 加之工人淘换率较高 , 而不愿为工人的培训投入人力和财力 。
但即便如此 , 东莞的制造水平依然在一步步提升 , 这同时体现在生产的品质和效率上 。 二十年间 , 他手里的模具在一点点地变得更“精致” 。 “十多年前 , 机械零件很粗糙 , 公差大 , 现在我们做的产品 , 公差已经精确到几个“丝”(“丝”是机械制造行业俗称的长度单位 , 一丝等于1%mm) , 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五分之一 。 ”杜松龄举例说 , “模具表面不允许有一点压伤和挂伤 , 折弯处必须做到很光滑 , 摸到手上不能感觉到刮手 。 ”
几百家五金供应商给杜松龄所在的模具厂供货 。 二十年间 , 杜松龄见证了很多工厂的倒闭 , 那些管理能力效率上不去的 , 品质提升能力差的 , 环保不搭边的 , 以及扛不住各种成本压力的工厂 , 最终都因各自的原因而倒下 , 留下来的 , 都已经被市场淘洗了好几遍 。
在东莞的各大乡镇 , 各式五金门店、厂房遍布街道的两旁以及工业园的内部 , 这让东莞的街道看起来带着一份“土气” , 可能连官方也很难统计 , 东莞究竟有多少家这样的五金门店和工厂 。 他们给杜松龄所在的大厂供货 , 也给一些更小的工厂做配套 。
新工厂
【机器|东莞制造业镜像:新科技与“世界工厂”的产业嬗变】2021年7月15日下午3点 , 东莞市南城街道佳润科技园的厂房里 , 一名40来岁的工人正在给一台长约10米的机器做表面喷涂 , 这是一台快递包裹自动分拣设备——它利用扫描拍照相机、光电传感器对快递地址完成识别 , 并通过一个个交叉带小车完成智能分拣 。 向俊达是这家公司的董事长 , 对面相隔十米就是钣金厂 , 为向俊达的工厂提供金属结构件 。
2015年 , 环保、用工成本的升级 , 让东莞的鞋履企业纷纷转场东南亚 , 做制鞋机的向俊达也不得不重谋出路 。 彼时电商的销售网络已经遍及中国的城市与乡村 , 快递业每年以很高的速度增长 , 根据国家邮政总局的数据 , 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在当年累计完成206.7亿件 , 同比增长48% , 头脑灵活的向俊达意识到自己即将迎来人生的第二次机遇 。
向俊达用不足一年时间筹划 , 于2016年组建了研发队伍 , 在原有的厂房里很快做出了第一套快递自动分拣机 。 到2018年 , 国内快递业业务量以及自动分拣设备的市场都进一步扩大 , 向俊达的企业一年营收已经达到8000万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