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东莞制造业镜像:新科技与“世界工厂”的产业嬗变( 四 )


孙霄汉说 , 东莞不生产一根羊毛 , 但东莞却一直是全国毛纺中心 。 人们或许熟知东莞的电子厂 , 但东莞还拥有大量的电气机械 , 纺织服装鞋帽 , 食品加工 , 造纸 , 玩具制造 , 家具 , 化工 , 印刷包装厂 。 东莞在过去淘汰了无数的工厂 , 包括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企业 , 也包括那些不合规范的小企业 。
人们发现 , 东莞早期赖以发展的港资、台资企业开始和大陆企业开始力量上的悬殊 。 孙霄汉说 , 这不是港资和台资的问题 , “三来一补”的生产模式的问题 。 产业的推进 , 令港资台资中大量“三来一补”型企业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 。 对于大量的贸易加工型企业 , 利润率薄 , 对价格极度敏感 , 成本一上升就失去竞争力 , 同时也缺乏品牌 , 这类企业必然会走向衰落 。
但一些产业例如电子产业链 , 却在本土头部企业如华为、OPPO、vivo的加持下不断集聚、壮大 。 温江山说 , 整个长安镇 , 手机上下游配套企业可能上千家都不止 。
统计数据显示 , 2021年 ,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排在前10的城市分别是北京、深圳、上海、广州、苏州、杭州、天津、南京、东莞和武汉 。 其中东莞市高新企业数量达6381家 , 这一数字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第二 , 仅次于苏州 。
孙霄汉相信 , 大量的高新企业尚未体现在眼下的城市经济增长数字上 , 但其“能量”正在集聚 , 将来会有一个爆发 。
徐福记食品有限公司营运总经理虞湛提到 , 近年东莞政府引进的企业 , 门槛都不低 , 例如松山湖 , 不是什么样的企业都可以落户 , 其中一些指标 , 如创新性、在行业的领先程度等都有要求 。
温江山认为 , 东莞制造业这些年涌现出来的创新特征 , 令其不能再等同于昔日的世界代工厂 。 东莞制造业具备很强的进化能力 , 身在其中的企业能够感受到它的活力 , 政府对于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导向 , 决定了它在未来会有很高的成长速度 。
2021年2月26日 , 《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实施方案》发布 , 数字经济产业、新能源产业、电子信息产业 , 生物医药产业 , 智能制造产业 , 新材料产业 ,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被定义为该市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 。
东莞市为这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均规划了相应的区位 , 产业用地和用房 , 从资源倾斜、空间拓展、国企参与等方面予以支持 。 市政府以往 , 五年以后 , 东莞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将形成集群 , 一批世界顶尖创新型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涌现 , 其中 , 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孙霄汉说:“政府对产业转型的决心是非常大的 。 东莞市政府很明白 , 制造是东莞的立足之本 , 制造业能否在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中抓住时间窗口 , 最终实现顺畅的转型 , 对这座城市的意义是定生死'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