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三条路线驱动制造企业数字化智能化,企业内网改造是深水区

9月16日 , 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和“网络强基智造未来”先进工业网络论坛在广州举行 。 论坛上 , 中国信通院、华为、广汽、美的、鹏程实验室等多家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发布《工业设备网联化技术与实践白皮书》(下称“《白皮书》”) , 结合先行者的实践 , 深入探讨设备网联化的痛点、难点以及新技术、新方案 , 对企业加强工业互联网能力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
《白皮书》指出 , 当前工业互联网网络正在与边/云共同构筑基础设施层 , 提供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网络入口和高速管道 。 同时 , 企业业务正在向云化发展 , 导致设备也要与云端联网;企业设备生产效率及质量的提升 , 需要用到大量的新兴技术 , 业务流的变化 , 带来新旧网络的共存或融合;企业的个性化定制服务需求需要柔性的产线 , 导致生产设备从有线连接向无线连接改变 。 这三条发展路线正在共同驱动制造企业走向数字化、智能化 。
论坛上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广州分院副院长、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洪岭分享了关于“工业互联网网络发展趋势及进展”的洞察 。
“工业互联网网络在工业互联网的体系架构里面起着最基础、最底层这作用 , 连接工业的所有生产要素” , 王洪岭表示 , 整个工业互联网可分成工业内网和外网 , 内网主要负责企业内部连接生产、控制这些环节的数据 , 外网除了连接生产控制的数据以外 , 还起着传递数据的作用 。
王洪岭认为 , 目前 , 企业外网其实已经初见成效 , 在过去三年已经建成了覆盖全国300多个地级城市高质量的企业外网 。 但企业内网比较复杂 , 由于整个企业内网标准比较封闭 , 厂家数量也比较多 , 需要打通企业内部车间、现场各个垂直结构 , 使IT、OT能够融合 。

网络|三条路线驱动制造企业数字化智能化,企业内网改造是深水区
文章图片

王洪岭认为 , 我国工业互联网网络发展进入攻坚期
在谈及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与方向时 , 王洪岭总结到 , 2020—2033年工业互联网领域要持续构建支撑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 , 加快企业外网和内网的改造提升基础的支撑能力 。
其中 , 需要做到四个方面:首先是连接设备的能力 , 将企业原本设备实现内网的改造 , 把它们连接起来 , 同时为IT(互联网技术)和OT(运营技术)融合搭建网络基础 , 建立网络模型 , 推动数据能够用起来 。 其次 , 要将建网变成用网 , 要将外网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标准真正用起来 , 达到建设工业互联网的最终目的 。
王洪岭认为 , 应进一步推动5G全连接网络的建设 , 支撑5G在模组开发 , 频率研究还有网络建设方面应用 。 同时 , 以工业互联网网络为基础 , 充分发挥协同作用 , 建设工业互联网园区、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 , 推进先导区的建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