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和反物质之间的这种差异被称为CP破坏 , 这是探索宇宙诞生后物质是如何超越反物质的有力线索 。 石溪大学(Stony Brook University)的T2K团队成员Chang Kee Jung说:“我们还不认为这能够成为一项发现 。 ”实验现在已经以95%的置信度排除了中微子有零CP破坏的可能性 , 它表现出粒子可能显示出允许的最大可能的CP破坏 。 然而 , 需要更多的数据 , 可能还需要未来的实验 , 才能准确地测量中微子和反中微子到底有多大的不同 。
即使物理学家在中微子中明确发现了CP破坏 , 他们也不能完全解决宇宙反物质问题 。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理论物理学家塞达·伊佩克(Seyda Ipek)说 , 这样的发现对于证明轻子起源是“必要的 , 但还不够” 。 该理论的另一个要求是 , 中微子和反中微子在根本上是一回事 。 这看似矛盾的事情怎么可能发生呢?物质和反物质被认为是相同的 , 除了相反的电荷 。 中微子不带电荷 , 可能两者同时存在 。
如果这种可能性是真的 , 它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微子如此之轻——也许还不到电子质量的六百万分之一 。 如果中微子和反中微子是相同的 , 它们可能不会像大多数粒子那样通过与希格斯场(与希格斯玻色子相关)的相互作用来获得质量 , 而是通过另一种称为跷跷板机制的过程获得质量 。 它们的微小质量将与早期宇宙中出现的重中微子的质量成反比 。 “当一个向上时 , 另一个就会向下 , 就像跷跷板一样 , ”伊佩克说 。
位于伊利诺伊州巴达维亚的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Fermilab)的理论物理学家杰西卡·特纳(Jessica Turner)说:“细粒发生学是解释事物的一种非常优雅的方式 。 ”“首先 , 你要回答为什么物质比反物质多 。 第二 , 你要解释为什么中微子的质量这么小 。 ”
中微子是自己反物质的对应物的证据可能来自于寻找一种名为无中微子双β衰变的理论化反应的实验 , 这种反应只有在中微子能够像物质和反物质接触时那样湮灭自己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 然而 , 即使这一发现也不能完全证明轻子起源的过程发生过 。 “如果你测量我们所能看到的最可能的CP破坏 , 如果你观察到中微子是它们自己的反粒子 , 我们会只能说这是间接证据 , 而不是直接证据 , ”特纳说 。
推荐阅读
- 星链|石豪:在太空,马斯克和美国当局是如何作恶的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年轻人|人生缺少的不是运气,而是少了这些高质量订阅号
- 生活|气笑了,这APP的年度报告是在嘲讽我吧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苏宁|小门店里的暖心事,三位创业者的雪域坚守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生活|数字文旅的精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