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工程是我国自主研发建设的重点航天工程 , 也是国产航天集成电路产品谱系化应用的引领者 。 航天芯片的应用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
2011年 , 赵元富当时所在的772所承担起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近40款国产电路的研制任务 。 “每次辐射试验花的时间也比较久 , 为了不出现差错 , 团队成员们常常饿了吃泡面 , 困了打地铺 。 ”赵元富说 。 同年 , 我国首款抗辐射加固CPU历经种种考验 , 实现上星应用 。
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 , 赵元富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CPU研制的历程 。 研制抗辐射加固CPU很难 , 难在其复杂度高 , 难在其需要嵌入软件 , 进行软硬协同设计 , 更难在帮用户建立信心——它实在太关键了 , 稍有差池 , 整个型号任务将以失败告终 。 为了将其做好 , 赵元富团队把芯片的验证工作放在与设计同等高度 , 边研究边验证 , 通过验证再修改调整研究 。 这个研制过程花了十年 , 十年里只有投入没有产出 , 只有怀疑没有掌声 , 赵元富团队以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 , 终于圆了几代航天人“国产CPU”之梦 。
凭着坚持不懈、刻苦攻关的精神 , 赵元富带领团队开发了抗辐射加固单元库 , 构建了研制平台 , 研制成功抗辐射加固微处理器、FPGA、专用电路、总线、转换器和存储器等各类产品数百款 , 基本构建了我国航天芯片产品谱系;因为没有专用生产线的束缚 , 这些产品性能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 , 一些甚至更优 , 可以说实现了我国抗辐射加固芯片跨越发展 。 目前 , 这些产品的应用已覆盖国内重点航天工程 , 包括北斗导航、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火星探测等 , 用户单位涉及航天科技集团、中科院和中国电科等所属企业近百家 。 2018年 , 赵元富作为第一完成人的成果“集成电路单粒子加固技术及应用单粒子”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
从被禁运到出口的重大转折
在实现抗辐射加固芯片自主可控的同时 , 赵元富团队也一直希望跻身国际市场 , 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与产品竞争力 。
2012年 , 赵元富拿着自产的芯片到了国外 。 “以前出国是为了进口设备和产品 , 这次是为了把我们自己的东西推介出去 , 心情是很不一样的 。 确实有自豪感 。 ”赵元富说 , 一开始 , 还有点担心 , 觉得自己的产品国际知名度不高 , 怕感兴趣的客户不多 。
但让他出乎意料的是 , 外方反响热烈 。 赵元富说 , 报名参加推介会的人员一再增多 , 会议室也一改再改 , 从30人的会议室到100人 , 再到最后的300人 , 推介会当日座无虚席 , 极大增加了自己对产品出口的信心 。
2014年 , 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 , 赵元富团队研制的抗辐射加固芯片喜获国外订单 , 这是我国抗辐射加固芯片首次进入国际市场 , 实现了从被禁运到出口的重大转折 。 赵元富团队研制的产品还经国外公司严格检验后认证合格 , 使中国抗辐射加固集成电路首次进入欧洲航天供应链 , 已出口法国、德国、瑞士和西班牙等 。
推荐阅读
- Samsung|三星预告1月11日发布Exynos 2200芯片组 RDNA 2 GPU加持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芯片|Exynos 2200 来了!三星官宣 1 月 11 日发布新 Exynos 处理器
- 系统验证|以技术革新加速芯片创新效率,EDA软件集成版PNDebug正式发布
- 视点·观察|2021车市拐点之年:芯片荒、交付难、投诉多
- 硬件|西安疫情波及全球芯片供应链 美光三星英伟达都受牵连
- 可持续性|人工智能将重塑健康管理,业内专家认为可持续性是最大挑战
- 数字货币|是继续欣欣向荣还是泡沫破灭? 专家给出加密货币2022年五大预测
- the|美国日增新冠确诊病例超44万 专家:美疫情已转向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