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任正非最新签发文章:除了那些核心技术,我们还缺什么?

日前 , 华为心声社区最新发布由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签发的文章《刘亚东:我提出“卡脖子”问题三年了 , 许多人还不明白 , 除了那些核心技术 , 我们还缺什么》 , 发送对象为华为全体员工 。
该文系华为转发文章 , 作者为南开大学二级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 科技日报社原总编辑刘亚东 , 文章为刘亚东2018年6月在中国科技会堂发表的演讲《除了那些核心技术 , 我们还缺什么》 。
三年前提出“卡脖子”问题
刘亚东在演讲中表示 , 当前 , 中国在诸多核心技术领域被卡了脖子 。 但这只是表象 , 问题的实质是我们的基础科学大幅落后于美西方 。
刘亚东说 , 一些脑筋灵活的人又开始贡献“聪明才智”:中国只搞技术开发 , 而把科学研究这种“苦活累活”留给美国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等他们出了成果 , 我们再做应用 , 发展经济 。 这样做行不行?答案是否定的!
“一个现代化强国 , 不仅要有技术 , 而且要有科学 , 特别是基础科学;必须拥有一大批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伟大科学发现 , 以及众多能够领导世界潮流的科学大师 。 否则 , 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强国 。 ”刘亚东说 , 从根本上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是科学 , 还是技术?技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 首先 , 科学成果是通过技术发明来造福人类的;其次 , 技术进步又能极大地促进科学发现 。 然而 , 真正决定人类精神和物质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是科学 , 而不是技术 , 科学对于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无以替代 。 他认为 , 在举国关注“卡脖子”问题的当下 , 搞清楚这个问题至关重要 。
刘亚东进一步讲解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 他指出 , 规律的运用是技术 , 而技术背后的道理是科学 , 技术发明促进科学发现 , 或科学发现引领技术发明 。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 , 蒸汽机催生了热力学 , 而热力学又让蒸汽机得以改进 。 当代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是融合 。 科学和技术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 呈现出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的特征 。 从形成一种新知识到把这种知识运用到产品和工艺 , 所用的时间也在不断缩短 。 甚至还有一部分科学正在变成技术 , 材料科学、基因科学、人工智能等很多领域的发展都提供了这方面的例证 。 技术越新 , 包含的科学知识越密集 。 另一方面 , 科学的进步也越来越依赖最新技术装备的支持 。
他表示 , 科学是分学科的 , 还有应用科学和基础科学之分 。 一些科学有应用价值;一些现在没有 , 将来可能有;还有一些永远都没有 。 很多科学研究只是为了揭示自然规律 , 探索宇宙奥秘 。 就基础科学而言 , 我们尤其不能片面、机械、僵化地理解和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 基础科学对技术的巨大推动作用 , 往往都是“无心插柳柳成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