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测试|“长七”送“天舟”会“天和”——火箭院“长七”遥四火箭任务告捷纪实( 二 )



的测试|“长七”送“天舟”会“天和”——火箭院“长七”遥四火箭任务告捷纪实
文章图片

9月20日 , 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将天舟三号货运飞船送入太空 。胡煦劼 摄
今年8月 , “长七”遥四火箭出场时 , 天津厂房外一侧的道路旁摆满了大大小小的集装箱 。 殊不知 , 这些集装箱全部安排了运输编队顺序 。 “长七”发射队员郭巍和同事们顶着烈日吊装运输 , 汗流浃背 。 装卸船、垂直总装、组合体转运……吊装运输全部是户外作业 , 对安全指数要求高 。 结合多年的经验 , 郭巍精益求精 , 细化了操作流程 , 拿出了最佳的吊装运输方案 。
刘洋是“长七”火箭的装配技能人员 。 在文昌发射场厂房 , 他从随身携带的工具包里拿出力矩扳手 , 从产品包里取出零件 , 对照零件包上的安装标识 , 准确无误地完成组装 。 安装的关键环节 , 他拿出一个小巧的质量视频记录仪拍摄下来 。 待零件一个一个安装完毕 , 他再三检查无误后 , 再把力矩扳手放回到工具包的指定位置 。
人人都是突击队员
7月中旬 , 坐标天津 , 在几近饱和的任务下 , 3名试验人员紧急开展声振联合试验 , 争分夺秒进行了6次试验加载 , 获取了1000余组测试数据 , 为“长七”遥四任务圆满进行打下基础 。
陈通斌是“长七”发射队地面供气系统岗位人员 。 供气岗被称为火箭动力系统的“全天候服务员” , 发射前的状态检查、火箭进场后的各项测试、发射后的产品撤收 , 可以说发射前后的全部流程都有他们的身影 。 如同火箭的各个系统一样 , 供气系统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
工作以来 , 陈通斌先后参与过10多个型号的30余发任务 , 曾先后全程参与了“长七”合练箭到“长七”遥四箭 , 及“长七”甲火箭两次任务 , 是名副其实的“长七”“老人” 。
白天全力以赴赶进度 , 晚上加班加点开展“双想” , 这是火箭院“长七”火箭总装人员近几个月来的工作状态 。 产品交付时间紧、测试项目多 , 留给总装人员的时间越来越紧张 。 晚上11点、深夜2点 , 甚至通宵 , 总装厂的车间灯火通明 。
“请祖国放心”
值得一提的是 , “长七”遥四队伍里 , 在航天人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下 , 一群“90后”已然成为中坚力量 , 他们正以实际行动展现着青年人的担当 , 让祖国放心 。
“长七”遥四任务准备阶段 , 赶在了海南最热的时候 , 加上百分之八九十的空气湿度 , 出门简直就是“蒸桑拿” 。 在这样的天气下 , “90后”青年发射队员李国新忙碌个不停 。 直径20米的活动发射平台上 , 他的身影出现在每个角落 , 一丝不苟地查看着产品的运行状态 , 工作服湿了干、干了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