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人|网络贷款不可“无证驾驶”
接入征信系统后 , “花呗”的用户将更加严格规范自己的借贷行为 , 降低对多头借贷、过度借贷、借贷逾期等不良行为的侥幸心理 , 逐渐养成科学、理性的金融消费习惯 , 量入为出 , 合理使用借贷工具 。
9月22日 , 在线个人信用贷款产品“花呗”发布公告称 , 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的指导下 , “花呗”正在有序推进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征信系统”) 。 目前 , 已有部分用户可以在自己的信用报告中查询到“花呗”的相关记录 。
公告发布后不久 , 该消息便凭借广泛的关注度迅速冲上了热搜 。 从某种意义上讲 , 这反映出公众对于网络贷款规范有序发展的期待 。
先了解一下“花呗”此前为何没有接入征信系统 , 以及会产生哪些后果 。 “花呗”的本质是一款借助互联网平台获客、引流的网络个人消费贷款产品 。 与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类似 , 借款人无需提供抵押、质押担保 , 仅凭借信用便可在“花呗”上获得一定的贷款额度 , 借款人可在该额度内透支消费 , 到还款日按时还款即可 , 也可以随借随还 。
诚然 , 近年来借助科技优势、平台优势 , 网络平台企业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金融体系普惠性、降低交易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发展的总体态势是好的 ,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违规问题 , 如无牌或超许可范围从事金融业务等 。
现实中 , 有一些开通“花呗”的借款人并没有仔细阅读过平台协议 , 也不知道自己借的钱究竟来自什么机构 。 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 。 “花呗”此前之所以没有正式接入央行征信系统 , 主要原因是它背后真正的放款机构是互联网小贷公司 , 而针对此类机构的监管并不完善 。 此前 , 部分网络小贷公司甚至规避杠杆率监管 , 以较低的注册资本金放出上百亿元贷款 。
不接入征信系统带来的直接后果 , 往往是部分借款人“有恃无恐” , 因为即便违约、不还款 , 自己的征信记录也不会留下污点 , 自己今后的经济生活也不会受到负面影响 。 与此相对应 , “暴力催收”问题也就层出不穷 , 给社会稳定留下隐患 。 此外 , 由于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上升 , 按照金融学中“收益覆盖成本加风险”的基本原理 , 放款机构出于经营角度考量 , 风险上升的同时必须提高贷款利率(即资金价格)用于覆盖风险损失 , 无形中推高了贷款成本 , 增加了借款人的财务负担 , 真可谓“双输” 。
由此可见 , 整治“无证驾驶”势在必行 , 金融活动必须全部纳入金融监管 , 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 。 目前 , 正规持牌机构——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已获批开业 , “花呗”消费信贷业务的放款主体也将逐步变更为该机构 , 以及平台合作的其他持牌金融机构 , 如商业银行等 , 此前的网络小贷公司将有序退出 。
推荐阅读
- 网络|天津联通全力助推天津市入选全国首批千兆城市
- 网络化|工信部:2025年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数字化|7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到2025年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 人物|俄罗斯网络博主为吸引流量 闹市炸毁汽车 结果够“刑”
- 协同|网文论︱网络文学与AI写作:人机协同演化时代的文学之灵
- 周鸿祎|网络安全行业应提升数字安全认知
- 安全风险|网络安全行业应提升数字安全认知
- 海康威视|智能家居战场又添一员,海康威视分拆萤石网络上市,半年营收20亿 | IPO见闻
- 网络应用|免费、不限速 8大网盘今年都已提供无差别速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