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砍掉 20% 刘海 苹果“挤牙膏”的背后是屏下3D视觉技术的苦与痛( 四 )
文章图片
这种方法避免了“VCSEL+DOE”的技术专利,边发射激光器(EEL)的制程工艺比较成熟,成本上也可控,国内厂商有相应的生产能力 。
“光鉴科技的WFP芯片,其制程工艺大概在250nm左右,国内厂商已能实现量产 。”吕方璐表示 。
对于屏下结构光的难点,光鉴科技主要从器件模组和算法上来做突破,通过与 OLED 屏幕厂商长期的研发合作,来实现对3D 成效效果和屏幕显示效果的优化 。
在元器件方面,光鉴科技提高了激光发射模组从电到光的整体转换效率,也就是在发射端来增强光的能量;同时基于EEL边缘发射激光器,来减短脉冲,提升光线强度,从而补偿因“透光率”带来的能量损耗 。
据悉,其激光发射模组从电到光的整体转换效率相较于VSCEL方案提高了80%;而EEL边光发射器每个脉冲的亮度是VSCEL方案的4倍左右 。
【Apple|砍掉 20% 刘海 苹果“挤牙膏”的背后是屏下3D视觉技术的苦与痛】在算法上,光鉴科技通过自研算法来实现对激光信息的构建,在保持同样效果的情况下缩减算力,不必依靠ASIC芯片,以减少计算成本 。
“光鉴科技和苹果是不同的技术路径,避免了与苹果专利冲突的风险,并且在核心元器件上都已实现国产化 。”吕方璐表示,目前国内厂商也正在进行技术创新,比如奥比中光,屏下3D 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 。
总结
从苹果Face ID 采用3D 结构光,到现在行业共推的全面屏,“刘海”不断缩小的背后是技术的不断更迭与演进 。
“未来视觉必然会从2D 向3D 转变,因为3D 信息更丰富全面 。”吕方璐表示,3D 信息能简化计算量,不需要做过多的数据采集和模型训练 。屏下3D 结构光作为全面屏的核心技术,虽然技术本身还有要攻克的难点,国产化能力也需要加强,但应用前景比较乐观 。
“未来一两年的时间里,屏下3D 结构光技术应该就能大规模运用 。”
推荐阅读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于本|豆瓣 App 安卓新版本 7.20.0 测试
- Samsung|三星预告1月11日发布Exynos 2200芯片组 RDNA 2 GPU加持
- 年轻人|呼叫全城玩家,魔都首发「表情包地铁」启程,2022蓝不倒!
- Google|谷歌暂缓2021年12月更新推送 调查Pixel 6遇到的掉线断连问题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选型|数据架构选型必读:2021上半年数据库产品技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