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从名字上就能看出 , “欧拉”和鸿蒙虽然师承两个体系 , 但有着同样的重要性 , 和鸿蒙分别覆盖云端和终端 , 然后形成一个庞大的生态 。
02 最“网红”的开源社区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 欧拉主要的服务对象都是华为 。
既是为了适配华为自家的企业级产品 , 也是为了有自己的操作系统更加独立自主 。 转折点出现在2019年9月份 , 华为服务器操作系统EulerOS正式开源 , 开源后的命名为欧拉开源操作系统(openEuler) , 也就是很多人说的欧拉 。
为什么要选择开源的开发方式?
著名黑客埃里克·斯蒂芬·雷蒙在《大教堂与市集》一书中预测了两种不同的自由软件开发模式:一种是大教堂模式 , 原始代码是公开的 , 但每个版本的开发过程由一个专属的团队管控;一种是市集模式 , 原始代码同样是公开的 , 却是放在互联网上让所有开发者进行检视和开发 。
最终“市集模式”证明开源比闭源更加高效 , 目前全球99%的组织在IT系统中使用了大量的开源代码 。
但欧拉的开源还有另外一种解释 , 就是任正非在讲话中提到的:“欧拉的定位是瞄准国家数字基础设施的操作系统和生态底座 , 承担着支撑构建领先、可靠、安全的数字基础的历史使命 , 既要面向服务器 , 又要面向通信和实时操作系统 , 这是一个很难的命题 。 ”
为了将艰难的命题进行下去 , 欧拉选择了开源 , 并在2020年3月正式推出了openEuler 20.3 LTS操作系统 , 著作名单中除了华为 , 还有麒麟、普华、深度、中科院软件等等 , 悄然从华为家的“亲儿子”转变成了“大众女婿” 。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 欧拉渐渐成为开源社区中的“网红” , 被越来越多的程序员当作“爱豆” 。
一组数据揭示了欧拉开源社区在过去一年的“应援指数”:
开发者从千级增长到了万级;SIG组的数量从40多个增加到了89个;软件仓数量经过一年发展到了8000多个 , 超过25万次下载 , 用户遍及全球54个国家、1000多座城市……或许欧拉还不是最大的开源社区 , 却是最有活力的开源社区 , 当红的开源新秀 。
正如开源社联合创始人刘天栋的观点:“开源市场就像魔方 , 表面上看每个成员都是独立的一面 , 但经过排列、融合 , 会呈现出很多种组合可能 。 ”欧拉开源社区的热度再次验证了这样的观点 , 也道出了开源世界的信仰 , 社区重于代码 , 开源社区的聚合和放大效应比开源代码更有价值 。
截止到2021年8月份 , 已经有上百家企业加入欧拉开源社区 , 生态已经成熟构建 。
03 华为“新王炸”的养成
不到三岁的欧拉 , 逐渐成了华为手中的“新王炸” 。
推荐阅读
- 星链|石豪:在太空,马斯克和美国当局是如何作恶的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年轻人|人生缺少的不是运气,而是少了这些高质量订阅号
- 生活|气笑了,这APP的年度报告是在嘲讽我吧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苏宁|小门店里的暖心事,三位创业者的雪域坚守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生活|数字文旅的精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