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吉利子公司要搞飞行汽车,风口要来了?( 三 )
像前文提到吉利 , 其早在 2017 年就通过全资收购美国飞行汽车公司 Terrafugia(全资收购后 , 中文名为“太力”飞行汽车)进入飞行汽车领域 。彼时的 Terrafugia 已推出过两代 Transition 和 TF-X 产品 , 其中技术最成熟的第二代 Transition 还被美国航空主管部门允许商业化使用 。
文章图片
而沃飞长空则是 2020 年加入吉利的傲势科技与美国的太力飞车组成的新公司 , 其主要业务为各类无人机和飞车产品的研发生产与运营 , 为新通航跨界生态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此次沃飞长空与德国 Volocopter 合资组建新公司也是极力看好中国飞行汽车市场红利而做的布局 。
文章图片
与吉利不同 , 小鹏汽车投资的小鹏汇天主要专注于载人飞行 , 其发布的旅航者 X2 犹如放大的“大疆无人机” , 空机重量 360kg , 最大起飞重量为 560kg , 官方称其续航时间为 35 分钟 , 最大飞行速度可达 130km/h 。公开信息显示 , 目前小鹏已经针对这款“新车”进行了一万次的试飞测试 , 首批飞行汽车将在今年年底推出 , 并将开放试乘体验 。
文章图片
而此前完成了 1 亿美元 A 轮融资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以解决短途货运为主 。至于为何没有一上来就“直接载人” , 其高级副总裁谢嘉表示 , “如果直接研发载人 eVTOL , 会很难积累不同真实应用场景下的飞行时长 , 对产品的更新迭代是不利的 。先做货运可以更好地积累相关的飞机飞行数据 , 也可以促使产品性能更加快速地升级进化到安全可靠的成熟阶段 。”
虽然各个企业飞行汽车的发展方向有着明显的差异 , 但最终都指向一个终点 —— 载人飞行 。
飞行汽车落地困难
载人飞行虽然很美好 , 但如何落地仍然是个问题 。目前除了政策之外 , 其实还有诸多因素影响飞行汽车落地 。
首当其冲的主要是动力 。目前 , 飞行汽车采用的主流模式是基于电动垂直起降技术(eVTOL)的飞行器 , 这类飞行器主要靠电力发动 , 不需要滑跑助力 , 就可以起飞和着陆 。
推荐阅读
- 手机|【直播纪要】VR/MR会吹响消费电子反攻的号角吗?| 见智研究
- 蛋白|二代新冠疫苗来了!打了一代,还需要它吗?
- 国药|二代新冠疫苗来了!打了一代,还需要它吗?
- 硬件|日本要在十年内量产2nm?
- 车型|买车一定要有OTA?别克来告诉你答案
- 苹果|死磕硬核科技,小米要与苹果一较高下
- Tesla|马斯克也要效仿谷歌Facebook 为特斯拉设立控股母公司?
- 智能汽车|瞄准2022的靶心 智能汽车还要深挖潜力
- 机子|小米12要对标苹果,三款机子谁最值得购买?本文教你读懂 不选错
- 生活|2022,你为什么需要一块华为 WATCH G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