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wei|华为延续“求生之路”:不会出售手机业务 鸿蒙OS进军B端( 三 )


他透露 , 华为未来将重点打造两个操作系统:鸿蒙 , 欧拉 , 同时都进行开源 。鸿蒙应用于智能终端、物联网终端、工业终端;欧拉应用于服务器、边缘计算、云基础设施 。两个操作系统可以覆盖各种场景 , 以解决国内缺芯少魂的现状 。
25日 , 华为正式发布了欧拉开源操作系统首个全场景版本 。据悉 , OpenEuler与OpenHarmony将能力共享、生态互通 。目前两个操作系统的内核技术已经共享 , 未来还将在安全OS , 编程语言 , 设备驱动框架 , 分布式软总线方面能力共享;生态方面 , 将实现应用生态、设备生态、开发者生态、高校生态上的互通 。
从目前来看 , 鸿蒙和欧拉均还未在操作系统本身进行商业化 , 但当鸿蒙和欧拉大规模推广开来 , 背后的商业潜力却是巨大的 。
从C端来看 , 更多的第三方设备正在搭载鸿蒙OS , 丰富了鸿蒙OS的终端载体 , 在互联网、广告等变现上有着想象空间;从B端来看 , 鸿蒙和欧拉更像是一个华为打开新市场的钥匙 。以华为煤矿军团为例 , 任正非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把我们从实体清单拿出去应该是非常困难的 , 现在我们只想自己多努力 , 努力寻找能生存下来的机会 。煤矿就是机会 , 这么多煤矿将来产生上千亿价值 , 上千亿可以养活多少人 。”
而鸿蒙OS在矿业的应用 , 为华为打开了矿业智能化的口子 , 华为的5G、云、AI等众多解决方案都可以随之应用其中 , 华为的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云业务均有可能受益 。
软件业务撑起半边天?
实际上 , 无论是鸿蒙 , 还是欧拉 , 都意味着华为在加大软件业务上的投入 。
在今年4月的华为分析师大会上 , 徐直军公布的面向未来的五大战略举措中 , “优化产业组合 , 增强产业韧性 , 尤其是增强软件能力、加强先进工艺弱相关产业投资和智能汽车部件产业投资” , 被列入首要位置 。
在芯片断供之下 , 华为希望通过软件业务的提升 , 来减少对芯片的依赖 , 提升软件和服务的收入 。今年华为在云业务上的频繁调整 , 也是在强化软件的组织 , 实现软件的增长 。
不过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 。
华为先是成立了云与计算BG , 由侯金龙担任总裁 , 后来再由余承东接任;但未过多久华为又宣布撤销云与计算BG , 余承东担任华为云CEO;再后来 , 华为云CEO由华为消费者云服务总裁张平安接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