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社科院报告:老年人数字素养大幅提升 出现“信心溢出”效应( 二 )


报告课题组还发现 , 近年来舆论对老年人手机上网风险的担忧主要集中于手机功能使用不便、手机APP安全风险、网络素养不足轻信网络谣言、不懂网络流行语难以融入网络环境、非理性消费购买三无产品以及网络沉迷影响身体健康等方面 。
在课题组2017年的调研中 , 老年人最大的非理性消费风险是在线下购买保健品 , 而在2021年的调研中 , 老年人最大的非理性消费风险是过度的网络购物 。那群依然热衷于在网络中购买保健品和营养品的老年人 , 甚至会通过邮购“送”给远在外地的子女 , 令不少子女十分困扰 。
报告指出 , 虽然家庭成员的帮助对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具有关键作用 , 但家庭支持过度也不利于老年人的互联网使用 。
研究团队在调研访谈中发现 , 许多老年人在使用互联网时受到其家庭角色的定位的影响 , 子女认为老年人逐渐转为“被照顾者”的角色 , 因此并不需要主动学习互联网的使用以满足家庭生活需求 , 子女可以为之代劳 。
老年夫妇间也存在家庭角色的分工 , 如果一方能熟练使用互联网 , 另一位则会认为一家里有一个会的就可以了 , 没有学习的动力 。换言之 , 子女孝顺夫妻和睦 , 家庭成员的代劳 , 反而会减缓一些老年人提升数字素养的速度和融入数字社会的步伐 。
这群老年人日常被照顾得很好 , 但这种保护和照顾也会在移默化中构建着人们对于老年群体的弱者印象 , 久而久之 , 老年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认同这种消极的形象 。
老年人内心深处仍然渴望被认可 , 他们也有学习的动力 。报告称 , 95.09%的老年人认为疫情之后学习网络操作非常有必要 , 93.36%的老年人认为自己能学会智能手机上网 。(中新财经工作室)
【人物|社科院报告:老年人数字素养大幅提升 出现“信心溢出”效应】
人物|社科院报告:老年人数字素养大幅提升 出现“信心溢出”效应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