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自动驾驶国内新标准即将实施,对比国外标准有何不同?

我国自动驾驶分级命名 , 正在迎来新的推荐标准 。近日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推荐性国家标准 。该标准由工信部提出 , 11家主机厂及供应链企业参与起草 , 针对中国自动驾驶发展特点 , 对汽车驾驶自动驾驶原则、划分要素、等级划分、技术要求详细阐述 , 旨在规范我国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 。

IT|自动驾驶国内新标准即将实施,对比国外标准有何不同?
文章图片

据悉 , 该标准适用于具备驾驶自动化功能的M类、N类汽车 , 预计于2022年3月1日起实施 。(编者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089-2001】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 M类指至少有四个车轮并且用于载客的机动车辆 , N类指至少有四个车轮且用于载货的机动车辆)
国内版自动驾驶分级定义
相较于SAE 自动驾驶分级将L2级驾驶自动化系统命名为“部分自动驾驶” , 将L4级命名为“高阶自动驾驶”的含糊不清 , 《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对此分级更为细致明晰 。
根据《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显示 , 驾驶自动化等级共划分为L0-L5级 。不同的自动驾驶等级 , 其命名方式相应不同 。
0级驾驶自动化 , 被命名为应急辅助(emergency assistance) 。该系统不能持续执行动态驾驶任务中的车辆横向或者纵向运动控制 , 但具备持续执行动态驾驶任务中的部分目标和事件探测与响应的能力 。
动态驾驶任务 , 即除策略性功能外(如导航、行程规划、目的地和路径的选择)的车辆驾驶所需的感知决策和执行等行为 , 包括但不限于车辆横向运动控制、车辆纵向运动控制、目标和事件探测与响应、驾驶决策、车辆照明及信号装置控制 。
值得注意的是 , 0级驾驶自动化并不意味是无驾驶自动化 , 0级驾驶自动化系统可感知环境 , 并提供提示信息或短暂介入车辆控制 , 以辅助驾驶员避险 。

IT|自动驾驶国内新标准即将实施,对比国外标准有何不同?
文章图片

1级驾驶自动化 , 被命名为部分驾驶辅助(partial driver assistance) 。该系统在其设计运行条件(ODD)下持续地执行动态驾驶任务中车辆横向或纵向运动控制 , 且具备与所执行的车辆横向或纵向运动控制相适应的部分目标和事件探测与响应的能力 。
其中 , 1级驾驶自动化要求驾驶员和驾驶自动化系统必须共同执行驾驶任务 , 且驾驶员需监管驾驶自动化系统的行为和执行适当的响应或操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