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 新冠病毒突变频发、全国呈现多地散发性局部疫情 , 作为抗疫科技的重中之重 , 疫苗研发的技术、疗效、速度备受关注 。
在9月24日至28日举行的2021中关村论坛上 , 与会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表示 , 中国科学院正研制新一代重组蛋白疫苗 , 应对新冠病毒变异 。
疫苗是防控传染病最有力的技术手段 , 是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最有效措施 。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张雨东说 , 在疫苗研发中 , 我国始终将安全性放在第一位 , 正同步推进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五条技术路线 , 最大限度提升疫苗研发的成功率 , 与阿联酋、巴西等国合作开展国际多中心三期临床实验 , 推动中国研究机构与世界各国开展研发生产合作 , 组织全国优势力量进行联合攻关 , 在不减少程序 , 不降低标准 , 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 加快疫苗研发进程 。
张雨东介绍 , 无论是技术路线、品种数量、品种类型丰富度还是研发进度 , 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均处于全球第一方阵 , 为我国和国际社会的疫情防控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
国家药监局统计数据显示 , 目前我国已批准24个新冠病毒疫苗进入临床试验 , 其中4个新冠病毒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 , 有2个新冠病毒疫苗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紧急使用清单 。
张亚平说 , 针对新冠病毒突变频发的特性 , 中国科学院正研制应对新冠突变株的新一代重组蛋白疫苗 , 持续加强病毒疫苗研发相关的基础研究 , 着力研究长效免疫记忆形成机制相关的科学问题 , 支撑冠状病毒长效疫苗研发的技术创新 。
张亚平表示 , 中国科学院在疫苗研发路线上 , 确定了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和mRNA疫苗等多条技术路线同时并举的策略 。 去年 , 中国科学院联合研发的灭活疫苗已经取得了国家药监局的附条件上市许可 。
与会专家学者还围绕全球新冠疫苗研发概况、各条技术路线疫苗研发进展、关键共性技术、免疫接种策略、不良反应监测及应对、病毒变异对新冠疫苗有效性的影响等主题发表真知灼见 , 开展热烈讨论 。
【蛋白|中国科学院:正研制应对新冠突变株的新一代重组蛋白疫苗】在各条技术路线角逐中 , 灭活疫苗被首先批准上市使用 。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说 , 首批疫苗最终选择灭活技术路线 , 是从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及商业化等方面综合评判的结果 。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推荐阅读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功能|Linux 微信官方版 2.1.1 正式发布
- IT|国内最长湖底隧道正式通车运营
- 尺寸|3199元起,小米12/12 Pro/12X手机今天晚上20点正式开售
- 蛋白|二代新冠疫苗来了!打了一代,还需要它吗?
- IT|以色列正式批准开放第四剂新冠疫苗接种 限免疫力低下人群
- IT|全球每日新增确诊病例首超100万例 世卫:两大毒株正掀起“疫情海啸”
- 最新消息|宝马LG和其他公司正考虑使用量子计算机解决具体问题
- 公司|赣锋锂业智能立体仓储系统正式运行
- 系统验证|以技术革新加速芯片创新效率,EDA软件集成版PNDebug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