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院士报告厅|杜如虚: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布局与应变

本文系由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博研商学院、深圳企联等共同主办的“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第五期内容 。 8月26日 , 全球知名智能制造研究专家、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杜如虚做客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 , 围绕“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布局与应变”发表演讲 。
以下内容根据杜如虚院士演讲速记整理 , 经讲者审订 。

中国|院士报告厅|杜如虚: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布局与应变
文章图片

8月26日 , 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杜如虚做客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 。
今天很高兴来到这儿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
今天的世界有些不好的趋势:保护主义盛行 , 技术、原材料、零部件、市场随时可能不保;天灾人祸不断 , 交通、通讯、能源都有可能中断;恐怖袭击、社会动乱…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 比如社会的两极分化 , 贫富的距离越来越大 , 还有所谓的争霸的问题(所谓“修昔底德的陷阱”);人类的偏见;新技术难以驾驭等等 。
我们要讲的是制造 。 其实中国制造在2016年左右就超过了美国 , 但美国是以服务业为主 , 所以GDP还是领先 。 审视中美出口的数据可以看到 , 为什么美国跟中国竞争会瞄准电子产品?(表1)因为这是大头 , 所以像华为这样的企业必然首先被限制 。
表1 中国与美国制造工业出口比较

中国|院士报告厅|杜如虚: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布局与应变
文章图片

中国的5G技术其实不比美国落后 , 美国就说“不行 , 我要封杀你 。 ”另外还有AI技术 。 大家觉得AI好像就是软件、算法 , 其实不是 , AI跟5G是一样的 , 有硬件和软件的集成 , 缺一不可 。 中国不比美国落后 , 所以美国也要封杀 , 不让AI产品出口 。
疫情考验国家韧性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 , 一些医护用品的制造大爆发 , 中国有非常大的优势 , 因为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 。 美国认为口罩是日用品 , 自己不做口罩而依靠进口 。 在疫苗生产上 , 中国在全球也排在第3、4名 , 很有竞争优势 。 更重要的是疫情会改变我们的生活 。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 , 说新冠病毒的变种现在超过七八百种了 , 德尔塔只是其中一种 。 我们看看人类的历史进程可能会有一些启发 。

中国|院士报告厅|杜如虚: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布局与应变
文章图片

图1 Covid-19新冠病毒的基因变异
这是我在网站下载的一个示意图(图1) , 不同颜色是不同病毒的形式 , 大小表示死亡的人数 。 从新冠疫情暴发到现在大约有2亿多人受感染 , 死亡人数四五百万之间 。 但放在人类历史长河中 , 大概只能排到中下的层面 。
比如跟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相比 , 当时的死亡人数是5千万到1亿 。 当时人类还不知道“病毒”这个概念 , 治疗的方法有两种 , 一种是隔离 , 另一种是退烧药 。 西班牙的流感过了3年就没有了 , 而新冠从前年至今已经一年多了 , 我跟我学数学的儿子讨论这个新冠病毒会怎么样 , 他说过3年就知道了 。 随着人类技术的进步 , 也许过两年 , 就会成为历史的记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