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院士报告厅|杜如虚: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布局与应变( 二 )


人类社会本身是具有韧性的 , 它不会被这样或者那样的事件轻易地打垮 。 人 , 作为生命个体也有韧性 , 不会一病就死掉 , 而是有一个自我恢复的能力 。 社会也有韧性 , 能够在各种各样的改变下很快地恢复过来 。 当然 , 国家也需要这种韧性 。
韧性理论始于“911事件” , 转眼20年时间过去了 , 对于美国来说丢了钱又丢了人命 , 丢面子更不用说了 。 怎样抵御这些事件的发生 , 于是就产生了韧性理论 。
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提出了韧性城市计划[注:“全球100韧性城市”(100RC)项目 , 旨在帮助世界各地城市增强韧性 , 应对21世纪日益频发的自然、社会、经济挑战 , 美国纽约、法国巴黎、英国伦敦、意大利罗马、澳大利亚墨尔本等均是其会员城市 。 ] 。 中国目前有四个城市入选 , 分别是:湖北黄石、四川德阳、浙江海盐、浙江义乌 。 但是在全球有伦敦、巴黎、纽约等这些世界名城都是所谓的“韧性城市” 。 他们研究怎样提升城市的韧性 。 新冠病毒来了(这些城市)都不行 , 可见这个理论还不成熟 , 还有待提高 。 有时候人类认知会超前实践 , 有时候实践会推动认知的发展 。

中国|院士报告厅|杜如虚: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布局与应变
文章图片

【中国|院士报告厅|杜如虚: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布局与应变】图2 怎样获得韧性
韧性是什么?从雷达图(图2)上可以看到 , 它包括多个方面:研发与创新、领导与管理、营运管理、金融资产、控制与制度、产品与服务、信息与通讯、供应链、固定资产、人与文化、市场与消费群体、社会关系 。 你们的韧性处于什么水平?可以做个雷达图 , 判断一下 。
制造系统如何获得韧性
怎样获得韧性?对于制造系统 , 韧性要分三个部分 , 创新、布局和应变 。
一、创新
创新本身是发展的引擎 。 首先 , 新技术层出不穷 , 一个产品不可能永远领先 。 其次 , 世界上2/3的专利都与制造有关 。 大家都在努力 , 你不努力人家一定会超过你 。
比如手机的发展 。 手机本来是美国最先发明的 , 但是由于电话公司的保守以及相互之间打架 , 自己的发展拖了很久 , 所以中国就有机会超越美国 。
创新包括好多部分的创新 , 比如产品设计的创新、制造技术的创新、供应链和市场的创新等等 。
先简单讲一下产品的创新 。 产品创新的一个例子是大疆公司的无人机结构(图3) , 大疆是一个电子公司 , 机械设计不是他们的强项 。 他们找到了美国的AUTOCAD公司帮他们设计无人机的结构 。 这个结构是用人工智能自动设计出来的 , 后来发现这个设计跟南美洲一种会滑翔的松鼠的骨架相似 。 这种松鼠可以在风中滑翔60米 , 非常稳定 。 今天大疆无人机抗风的能力非常强 , 就得益于这个结构设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