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这波新冠疫苗谣言未免太扯了!( 二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表示 , 目前我们国家在新冠疫苗接种的过程中 , 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是不能进行替换的 。 也就是说 , 如果首针接种了两针次的灭活疫苗 , 后续就要用灭活疫苗来完成 。 如果首针接种了三针次的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 , 后续的第二针、第三针 , 也只能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来完成 。
假如存在特殊情况 , 导致无法用同一个企业的同一个品种的疫苗来完成接种 , 那么后续用相同技术路线、不同厂家生产的疫苗来完成接种也是可以的 。
据悉 , 已有科学家在开展探索新冠疫苗序贯免疫策略的临床试验 , 为进一步增强各技术路线疫苗的免疫效果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 。
拉姆达晋升“新毒王” , 疫苗没用了? 真相:存在免疫逃逸现象 , 但未使疫苗失效
最近 , 德尔塔突变毒株的“同伙”——拉姆达突变毒株走进人们的视野 , 它也被称为超越德尔塔的“新毒王” , 而且有人说疫苗对其也无可奈何 。 事实究竟如何?
拉姆达突变毒株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值得关注的突变” , 即在遗传突变水平上可能会导致病毒传播力增强、免疫逃逸 , 并且此突变毒株在公共卫生水平上展现出了潜在威胁 。
据介绍 , 目前研究新冠病毒的免疫逃逸现象主要有两种方法 , 一是在实验室里 , 看疫苗接种者血清中和突变毒株病毒的能力是否有所下降;二是在现实世界中持续观察、记录疫苗的有效性 。
近期的一些血清中和实验显示 , 拉姆达突变毒株虽然存在一定的免疫逃逸现象 , 但在众多突变毒株中谈不上突出 。
另外 , 在南美一些国家的新冠疫苗有效性跟踪研究中 , 也没有看到拉姆达突变毒株对疫苗有效性产生巨大影响 。 智利于不久前公布的科兴疫苗有效性分析报告中指出 , 该疫苗的有效性达到了65.9% 。 而在这项分析进行期间 , 拉姆达突变毒株在当地的新冠病毒基因型鉴定中占比达到27% 。
打疫苗后胳膊能吸铁勺? 真相:皮肤出汗后能粘住物品造成磁力假象
最近 , 在国内某知名互联网平台上 , 出现了不少关于“打完疫苗后胳膊能吸附铁勺”的帖子 。
一些用户宣称 , 自己在打完某款新冠疫苗后 , 胳膊上注射处产生了磁性 , 甚至可以吸附铁勺 。 在他们发出的照片里 , 接种过疫苗的大臂上紧贴着一把金属勺 , 旁边没有任何支撑 。
为了证明疫苗真的能给人加磁 , 有人还做了左右胳膊对比 , 没打过疫苗的胳膊对勺子毫无反应 。
于是 , “疫苗有磁性”的说法在网络上流传开来 。
对此 ,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辟谣指出 , 所有新冠疫苗都不含可在注射部位产生电磁场的成分 , 也不含金属 , 接种新冠疫苗不会产生磁性 。 新冠疫苗里也不含微芯片 。 疫苗是为对抗疾病而研发的 , 而不是用来跟踪的 。
推荐阅读
- IT|全球供应25亿剂疫苗 科兴上半年营收110亿美元
- IT|巴西两艘邮轮共计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46例
- 蛋白|二代新冠疫苗来了!打了一代,还需要它吗?
- 国药|二代新冠疫苗来了!打了一代,还需要它吗?
- IT|以色列正式批准开放第四剂新冠疫苗接种 限免疫力低下人群
- IT|美国CDC:无论接种疫苗与否 民众应避免邮轮旅行
- 疫苗|中国生物:全球首支获批使用二代新冠疫苗将在阿联酋用于序贯接种
- IT|世卫组织:2022年或将成为新冠疫情危急阶段的终结
- IT|南非研究显示两剂强生新冠疫苗可大幅降低Omicron导致的住院
- 国家|张云涛: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处于国际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