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科技迎大运 看成都科创力量如何助力“智慧大运”( 二 )


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当下 , 为保障赛事安全举行 , 成都睿乐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聚焦“大运会”智能化需求 , 设计了一款以成都大运会“蓉宝”为原型的机器人 。 “机器人的设计借鉴了IFS的熊猫设计元素 , 通过菱形切割面的方式来进行简洁的表达 , 又有熊猫的轮廓 。 ”成都睿乐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睿介绍 , 大运会会有各国运动员到场 , 机器人可以负责多种语言的翻译和智慧引导 。 此外 , 在智慧防疫方面 , 机器人集成了红外测温模块 , 可以对大流量的人群进行无接触智慧测温 , 同时 , 机器人前面的屏幕上还可以直接和医生连线 。 可以提供智慧服务、智慧防疫、智慧应急等智能服务 。

大运|科技迎大运 看成都科创力量如何助力“智慧大运”
文章图片

科技+体育深入融合
科技创新服务康体惠民
聚焦新兴体育消费核心优势赛道 , 发展以“体育+”为主导的特色产业的天府奥体公园正加快成型成势 。 现场 , 成都东部新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邱武发布天府奥体公园机会清单 。 围绕国际体育产业社区项目、奥体文旅中心项目、城市活力轴-体育科创空间项目、国际会都岛项目、三岔TOD项目、奥林匹克山地运动区及国际水上运动区等项目建设 , 天府奥体公园正不断释放产业新机遇 。
当科技遇到体育 , 能为“大运会”的举办带来哪些优质服务?为全民健康生活带来哪些的高品质生活体验呢?现场 , 首都体育学院创新中心主任郭建军进行了《体医科技助力大运会》的主题分享 。
“体医融合就是要实现安全、效率、好玩、可持续的运动 。 ”他介绍 , 实现体医融合 , 将通过技术融合、资源融合、话语权融合 , 实现两个健康服务系统的融合 , 形成了体育医学的体系;同时 , 体医融合可以实现1+1>10的效果 , 实现更好的健康服务能力、更广服务领域、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群众满意度、最新的健康产业内容 , “希望有更多人关注体医融合 , 也希望体医融合能更快在成都落地 。 ”
值得一提的是 , 今天的现场还有项目路演及40家科技企业现场展示 。 多个项目亮相的背后 ,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这一发展思路贯穿始终 。 共同打造从家庭到社区、全域覆盖、普惠型、智慧化的全民运动健身场景 。
不仅如此 , 在 “双碳”目标之下 , 成都大运会秉持举办绿色低碳体育赛事的理念 , 在带动本地体育赛事产业低碳化发展外也正推动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绿色金融、森林康养等更多领域创新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