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经济日报》评论:虚拟货币炒作当休矣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10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建立健全应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工作机制 。同日,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发布《关于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通知》,宣布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将被正式列为淘汰类产业 。
文章图片
通知甫一落地,即引起币圈“地震”,虚拟货币当日全线大跌,比特币、以太坊几小时内大挫近10%,多家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纷纷宣布停止中国大陆业务 。火币表示,年底前,将对中国内地存量用户完成清退 。币核、BiONE等平台直接选择停止运营 。
效果如此立竿见影,原因在于新政策释放出两个前所未有的重要信号 。一是多维度、多层次的风险防范和处置体系将建立,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的监管,不再是单一部门的单一职责,而将是多个部门综合施策 。金融管理部门、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将密切协作,从切断支付渠道、依法处置相关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加强相关市场主体登记和广告管理等方面系统施策,全方位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监管的“天罗地网”正在织密织细 。
文章图片
二是明确定性虚拟货币和相关业务活动为非法金融活动 。包括开展虚拟货币兑换、做市、中介等相关业务活动被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境外交易所向我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被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普通人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活动也存在法律风险 。这表明币圈不是法外之地,利用虚拟货币进行非法交易的“灰色空间”正越收越窄 。
至此,对虚拟货币的监管已从侧重某一环节上升至顶层设计,全方位浇灭虚拟货币炒作“虚火”的监管框架正逐步形成,我国已经进入虚拟货币常态化监管新阶段 。
事实上,我国对虚拟货币的监管一直保持高压态势 。尤其是今年以来,央行等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虚拟货币不具有法定货币地位,禁止金融机构开展和参与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清理取缔境内虚拟货币交易和代币发行融资平台,取得积极成效 。
【数字货币|《经济日报》评论:虚拟货币炒作当休矣】
文章图片
之所以对虚拟货币重拳出击,是因为相关投机炒作活动风险极大 。虚拟货币的高度匿名性、去中心化等特点,易滋生出赌博、非法集资、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同时,还存在洗钱、资产转移等问题,扰乱经济金融秩序,给国家金融监管体系带来挑战 。
推荐阅读
- 数字化|零售数字化转型显效 兴业银行手机银行接连获奖
- 原神|《原神》「飞彩镌流年」2.4 版本预下载已开启
- 生活|数字文旅的精彩生活
- 数字货币|2021年加密货币市场盘点:比特币仍是霸主,NFT进入大众视野
- 研究院|传统行业搭上数字化快车,施工现场变“智造工厂”
- 山西|移动5G+智慧成果亮相山西数字化转型大会
- 数字货币|币安在法国扩张业务 项目规模1亿欧元
- 猎豹|数字化助力实体消费 机器人让商场“热”起来
- 核心|中科大陈秀雄团队成功证明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研究登上《美国数学会杂志》
- 数字货币|比特币逼近关键支撑位 若失守恐下探40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