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网络电影流量受节假日影响不大 档期只是加分项


_原题是:网络电影流量受节假日影响不大 , 档期只是加分项

新京报|网络电影流量受节假日影响不大 档期只是加分项
文章图片
图1/6


新京报|网络电影流量受节假日影响不大 档期只是加分项
文章图片
图2/6


新京报|网络电影流量受节假日影响不大 档期只是加分项
文章图片
图3/6


新京报|网络电影流量受节假日影响不大 档期只是加分项
文章图片
图4/6


新京报|网络电影流量受节假日影响不大 档期只是加分项
文章图片
图5/6


新京报|网络电影流量受节假日影响不大 档期只是加分项
文章图片
图6/6

据新京报采访人员统计 , 截至8月3日 , 2021年已经过去半年多 , 分账票房破千万元的网络电影有33部 , 不及2020年(79部)的一半 。 随之下降的还有每年网络电影的上新数量 , 2018年1527部 , 2019年782部 , 2020年769部 , 而今年这个数字或许还会减少 。 新京报专访淘梦联合创始人、COO王文水和奇树有鱼副总裁李思文 , 他们表示这是整个行业提质减量的结果 , 不再追求“短平快”的创作 , 而是更加注重影片内容 , 加大了投资 , 在制作上做了升级 。 这势必让片方对于投资回报有了更高的期待 , 选择档期更加谨慎 , 对于网络电影的档期概念也越来越重视 。
档期概念
始于2018年春节
2021年2月5日 , 在2021网络电影春节档云发布会上 , 首次提出“网络电影春节档”的概念 。 随后 , 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共同发起“2021网络电影春节档计划” , 并公布了一份包含43部影片的片单 ,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在三平台联播付费电影《少林寺之得宝传奇》和《发财日记》 。 “网络电影春节档”概念虽在今年才正式成形 , 但其实早在2018年 , 已经有网络电影付诸实践 。 当年 , 古装喜剧电影《济公之英雄归位》于2018年大年初一在爱奇艺上线 , 最终获得1763.2万元分账票房 。 同一天上线的 , 还有《龙门驿站》系列电影 。 此外 , 《疯狂的快递》《决战千王》《荒岛重生》等近10部网络电影均在同年春节期间上线 。 2019年 , 在春节档上线的网络电影数量达到15部 , 其中7部分账票房突破1000万元 。
在淘梦联合创始人、COO王文水看来 , 网络电影的档期概念应该是从近两年开始形成的 。 之前的网络电影产量特别多 , 平台需求量特别大 , 2018年网络电影上新数量有1527部 , 2019年数量有所下降 , 有782部 , 每个月的上片量特别大 , 就没有特别区分档期概念 , 但整个行业在做提质减量的过程中 , 开始慢慢去考虑每个项目的长远计划安排 , 片子什么时候开拍 , 什么时候上线 , 档期的概念一点点形成 。
奇树有鱼副总裁李思文也基本认同这种观点 , 这两年行业内对档期开始重视起来 , 对每部片子的上映时间 , 不管是春节档、五一档 , 还是十一档 , 大家都是有规划的 。
档期影响
网络电影对档期依赖没那么强
王文水说 , 网络电影的档期概念跟院线电影还不太一样 。 院线电影的档期跟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关联 , 放假了 , 观众才有更多时间去观影 。 但网络电影因为观看的便捷性 , 节假日对它的影响没有院线电影那么强烈 , 流量波动不会特别明显 。
以今年五一档为例 。 网络电影单日分账票房最高出现在5月2日 , 为874.8万元 , 相比五一档前4月28日的单日分账票房282.6万元 , 高出了200% 。 而院线电影单日票房最高出现在5月1日 , 为45717.1万元 , 4月28日的单日票房为2313.5万元 , 高出1870% , 票房差距特别大 。
“相对于院线电影而言 , 网络电影对档期的依赖会稍微弱化一些 , 它更关注的是平台实际能给予这部影片的推广资源 , 推广时间 , 或者可以跟平台的一些会员活动结合起来 , 一起推广和营销 , 可能这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 ”王文水说 。
院线电影基本都选择周五上映 , 网络电影则未必非要抢周末这个档期 。 新京报采访人员整理了今年8月前分账票房破千万的33部网络电影 , 发现有13部是在周一至周四的非周末时间上线的 。 其实网络电影的档期 , 行业内更关注的是这个时间段内平台可以释放出来的资源 。 如果周五上一部片子 , 周六接连再上一部 , 相当于两个片子争夺周末这三天用户的观影时间 , 那片方宁可选择在工作日上线 , 可能平台会释放出更多的资源 。 片方还要看在同一档期内 , 是否有相同类型的影片 , 大家还是希望避免同类型影片在同一个档期撞车 。 观众前脚刚看完一个动作片 , 后脚又上了一部动作片 , 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
在李思文看来 , 虽然网络电影的档期概念没有院线电影那么强 , 但因为节假日的影响 , 网络电影的整体流量的水位还是比日常档期要高 , 行业还是会比较重视 , 从排序来看 , 春节档受重视程度最高 , 其次是暑期档 , 然后是十一档 。
“档期对于网络电影来说只是一个比较大的加分因素 , 最终还是要看作品能不能接得住档期 , 平台释放了很多资源和流量 , 但最终还是要看作品 , 观众是否喜欢 。 内容、题材、剧本、导演、拍摄、演员等作品层面决定80% , 档期、宣发可能决定20%” 。 在行业内做了这么多年 , 李思文颇有感触 , 他觉得网络电影每年都在不断进步 , 这个行业也在不断变好 , 他最怕的是每年的作品不好 , 即便票房市场很好 , 也挺伤人的 。 “就可看性而言 , 我觉得今年头部网络电影作品不比院线电影第二梯队的作品差 , 今年暑期档上线的网络电影 , 有机会闯进今年分账票房的前三 。 ”
档期竞争
重点影片分散平台播放 , 营销费用大升级
很多院线电影刚开拍甚至开拍前就宣布了上映档期 , 近两年 , 不少网络电影也开始尝试提前抢占档期 。 网络电影对于档期的竞争还是挺激烈的 。
王文水说 , 淘梦已经计划在十一档或春节档安排一个项目 , “应该是会拿年度最好的、最优质的内容放在这样的档期上面 , 同样的一个档期 , 平台也会有其他内容放上来 , 这就要看你的内容是否足够好 , 在档期里面能否作为一张王牌去推 。 ”今年正值建党100周年 , 淘梦已经有一部重点推广的主旋律影片计划十一档上线 , “开拍之前就已经定了 , 就奔着十一档期去的 。 ”
王文水说 , 网络电影发展到现在 , 已经走过了追求数量 , 追求市场份额的阶段 , 回归到追求内容品质 , 为观众传递价值信息 , 内容获得观众正面认可的阶段 , 整个行业也走到了提质减量的阶段 。 以前淘梦一年主控出品的网络电影大概有30部 , 再加上宣发的业务 , 一年项目有50多个 , 短期内很难做规划安排 , 因为需要跟平台沟通 , 避免手头影片类型发生冲撞 。 但现在主控10部重点影片 , 就很轻松了 , 拿4个片子跟爱奇艺沟通 , 再分别拿3个跟腾讯视频和优酷合作 , 很轻松就把10个项目的档期确定下来了 。
如今的网络电影已经走出过去“短平快”的创作时代 , 投入更大 , 制作周期更长 , 在档期上的竞争压力也就更大 , 因为头部影片选择的重要档期只有春节档、暑期档、十一档 。
“网络电影接着往下做 , 你会发现大家手上的牌越来越少 , 因为按照目前的市场要求 , 成为有吸引力的影片 , 可能也就那么三五部 , 其他中腰部或者底部的内容 , 基本没有什么竞争力 。 ”王文水说 , 在考虑档期的时候 , 更多的会考虑头部项目的档期安排 , 这种档期的安排面临的压力其实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 因为公司的业绩 , 基本都由这几个头部项目来承载 , 不像以前有30个项目推向市场 , 可以分散风险 。 现在只有3部推到观众面前 , 这个压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
“这也导致整个行业另外一个比较大的变化 , 大家会更关注营销本身” , 王文水说 , 以前大家只要把内容拍好了 , 然后沟通一个好的档期 , 快速上线就可以了 。 但现在这两年网络电影行业最大的一个变化 , 就是营销的变化 。 作为参与者 , 王文水亲眼见证了网络电影的营销费用从早期几万元、几十万元的水平 , 发展到如今上百万元的级别 。
这两年 , 淘梦公司内部其实就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 , 原先的宣发团队跟制片部、策划部等一样 , 只是公司内部的一个部门 , 但是从去年年底开始 , 淘梦把营销部门升级 , 成为一个独立的公司 , 厂牌叫淘梦银河 。 以前它作为一个部门 , 更多的是服务公司内部的项目 , 公司内部30多个项目能满足它的需求 , 但接下来整个行业在提质减量 , 除了完成公司内部的10个重点项目外 , 还可以承接公司以外的10个重点项目 。
去年 , 淘梦有两个重点项目 , 一个是公司内部的项目叫《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 , 制定了500万元的营销费 , 整部片子的制作成本才900多万元 , 内容投资与营销投入比例为0.55:1 。 另外一个公司对外合作的重点项目是《陈翔六点半之民间高手》 , 片方也付了一笔比较大的营销费 , 体量跟《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差不多 。 王文水说 , 在院线电影中 , 类似这样的内容投资跟营销投入的比例 , 是很正常的水平 , 这其实也是网络电影行业进一步成熟的标志 。
档期选择
与平台沟通看片后预定档期 , 避开同类题材影片
相比院线电影 , 网络电影在档期的选择上更为灵活一些 。 李思文说 , 因为院线电影投入成本更高一些 , 档期对票房影响更大 , 但网络电影受档期束缚就小很多 。
平台一般提前两个月就把后面的档期确定下来了 。 网络电影的定档 , 一般都会提前跟平台沟通一个档期 , 最终能不能定下来还得看完片再决定 。 看完片子之后 , 如果觉得没问题 , 同档期内也没有同类题材 , 就确定下档期 。
李思文说 , 在今年 , 奇树有鱼出品制作的头部影片成本已达3000万元 , 所有项目的制作成本都在1000万元以上 。 重点项目在开拍之前就已经有档期规划了 , 就看影片后期进度情况 , 有一个备选方案 , 在档期选择上就相对有更多空间 。 奇树有鱼之后的头部项目《奇门遁甲2》 , 打算今年开拍 , 目前对档期已经有规划了 , 但还是要根据拍摄进度决定 。
淘梦出品的《龙棺古墓:西夏狼王》已于7月9日上线爱奇艺 , 目前分账票房超过1500万元 。 王文水说 , 其实这部片子拿到播出许可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 还是想把它放在7月份的暑期档 , “爱奇艺其实有一段时间没有上这种探险类型的作品 , 我们沟通完之后 , 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档期 。 ”
平台每个月都会做影片上线的一个排期 , 把同类型的影片或者一些重点影片相互岔开 。 不能今天上一个头部影片 , 明天也上一个头部影片 。 淘梦在七八月份有8部网络电影上线 , 为了避免档期冲突 , 就将影片分散在各个平台 , 档期也错开 , 比如A平台月初上线一部 , B平台月中上线一部 , C平台月底上线一部 , 以避免自家影片打架 。
未来 , 网络电影会像院线电影一样 , 档期越来越趋于成熟吗?王文水表示信心很大 , 他相信这个行业会慢慢注重档期的概念 , 对每部作品有一个清晰的规划 。
除了春节档、暑期档、十一档等比较重要的档期外 , 网络电影对其他档期的概念还没成形 。
王文水说 , 院线电影有专门契合情人节档的爱情片 , 但在网络电影中尚未成形 。 他觉得网络电影需要做的是 , 怎样去引导观众 , 什么影片在某一天上线 , 去关注它 。 目前整体的营销体量和营销效果 , 还没有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关注影片上 。
“现在院线电影为什么有情人节档 , 是这种大体量的营销 , 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 大家一直在制造话题 , 营造氛围 。 ”
李思文觉得 , 如果要打造网络电影的档期概念 , 先要培养一些观众有看网络电影的习惯 , 让他们知道网络上也有新片上映 , 而且这些新片内容也不错 。 先培养几个档期的观看习惯之后 , 再培养观众每周末看网络电影的习惯 。
【新京报|网络电影流量受节假日影响不大 档期只是加分项】采写/新京报采访人员 滕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