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文| 李水青
在北京金隅智造工场的实验室中 , 仿真仓库间的移动机器人“扛”着货品来去自如 , 自动化的机械臂和智能叉车将分拣的货品放上川流不息的物流线……
在这条物流线中有条不紊地运转的 , 正是旷视最新推出的智慧物流新品 。
智东西10月16日消息 , 昨日 , 旷视重磅推出了其在智慧物流领域的机器人网络操作系统河图2.0、七款机器人及智能物流装备 , 同时联合行业伙伴发起成立人工智能物流产业联盟 。
文章图片
说到人工智能行业 , 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旷视 。 这家成立于2011年的AI独角兽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落地到了几亿人的手机、众多商超车站的刷脸识别机器上 。 2019年 , 旷视估值超40亿美元 。 现在 , 旷视又把AI“炮弹”对准了以Brain++为基础的城市物联网、个人物联网及供应链物联网中的第三板块 , 供应链物联网 。
智慧物流行业在2020年疫情和新基建政策的双重作用下迎来了肉眼可见的增长 , 而旷视的供应链物联网布局也紧贴大势 。 一改往日创始人印奇和唐文斌这帮清华姚班的“后浪”占领聚光灯的场景 , 旷视这回把舞台交给了一群来自传统物流行业的大将 。 虽然平均不超过五十岁 , 但这些大将相比于平均32岁的旷视创业人无疑是行业老兵 。
于是发布会成了一场AI后浪与行业老兵跨越年龄代际和行业偏见的大会师 , 穿惯了T恤衫牛仔裤的互联网人换上西装 , 习惯拿着讲稿上台的行业老兵也来了把互联网式脱稿演讲 。
旷视高级副总裁、物流业务事业部总经理徐庆才就是物流行业具有20年经验的“天王级”老兵 , 他在会上毫不掩饰自己作为“老兵”的志在千里:“作为最懂物流的AI公司 , 我们有决心和信心 , 成为全球领先的、以AI技术为核心的智慧物流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
文章图片
旷视本次带来的智慧物流产品和方案有什么亮点?中国的智慧物流行业发展到了什么阶段?全国最精锐的人工智能力量能为这一传统行业带来什么?智东西通过与旷视高级副总裁、机器人产品部总经理王宏玉深度对话 , 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
一、舞台交给行业老兵 , 一口气推七大新品
本次会上 , 旷视一口气推出了一款河图2.0 系统、7款机器人和智能物流装备 , 并首次公开展示了这些新品的演示情况 。
河图2.0系统是旷视算法集大成平台的Brain++能力应用到智慧物流行业的载体 。 它就像指挥机器人“乐队”的指挥家 , 在这个物流大脑的智慧调度下 , 机器人、叉车、堆垛机等设备将像人体的血液、器官一样协调配合 , 运送货物 。
本次的河图2.0相比于1.0版本丰富了业务控制、设备调度、架构高可用等关键特性 , 并且具备调动除旷视自有设备以外其他物流设备的能力 。
文章图片
河图2.0之后 , 旷视还在会上推出了MegBot-T800和MegBot-T1000物料搬运AMR(Autonomous mobile robots, 自主移动机器人)、MegBot-S800和MegBot-S800V激光SLAM导航AMR、SLAM导航堆垛智能无人叉车MegBot-F1600、SLAM导航智能无人叉车MegBot-L2000、以及一款人工智能堆垛机 。
文章图片
其中 , MegBot-T800能扛起自身几倍重量的货物 , MegBot-T1000可以连续工作长达12小时 , MegBot-S800能在50%变化率动态场景稳健运行 , MegBot-S800V能智能区分人和物……每一款产品都有自己的特色 , 据称大多已经达到第一梯队的水平 。
文章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 , 除了发布的机器人及智能物流装备新品引人入胜 , 本次新品的发布者也引起人们的关注 。
旷视智慧物流团队的首秀 , 可以说是一场AI“后浪”与物流老兵的跨代际大会师 , 让人直呼有一种穿越的感觉 。
旷视高级副总裁、物流业务事业部总经理徐庆才 , 旷视高级副总裁、机器人产品部总经理王宏玉 , 旷视副总裁、物流业务事业部战略和发展中心负责人王银学 , 这其中任意一个名字放在物流机器人圈 , 可以说都指向“天王级”的老兵 , 一改旷视高管从前给人的“青葱学霸”的印象 。
文章图片
以2020年3月刚刚加盟旷视的王宏玉为例 , 他曾担任新松机器人高管20年 , 推动中国第一台自主开发的AGV产品正式投入运营 , 并发起成立中国移动机器人(AGV)产业联盟 。 王宏玉在1989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就一直深耕机器人领域 , 有超30年从业经验 。 在行业内提起他的名字 , 估计没有人不知道 。
同时 , 本次大会的听会人也非常“行业” 。 徐庆才刚上台时就感慨 , 台下来了许多合作伙伴都是多年的老朋友 , 甚至还有自己曾经的领导 。
在本次大会上 , 人工智能和智慧物流行业产、学、研、用方面的30余家机构与企业 , 共同宣布成立人工智能物流产业联盟 。
文章图片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人工智能物流产业联盟理事长陆大明说:“以旷视为代表的诸多企业借助新技术 , 联合客户积极创新 , 不断孵化出新的产品与行业解决方案 。 AI+物流的全新业态需要众多合作伙伴共同培育 , 相信联盟的成立一定会助推这个行业快速成长” 。
二、智慧物流新风口:物流行业与AI正在双向选择
徐庆才说 , 2020年可以定义为AI+物流的元年 。
2020年的新冠肺炎迫使许多工厂被迫停工 , 令无数企业意识到无人化或人机协同产线的重要性 。 在新基建大背景下 , 智慧物流也成为国家点名的促内循环抓手 。 各部门纷纷提出“鼓励制造业企业开展物流智能化改造 , 推广应用物流机器人、智能仓储、自动分拣等新型物流技术装备”、“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
资本市场的反应最为敏锐 , 从年初至今的物流机器人融资达亿元级的消息频繁爆出 。 某物流机器人数亿元D轮融资 , 某工业柔性物流服务商1亿元B轮融资 , 某AMR方案供应商亿元B+轮融资……据iiMedia Research预测 , 到2025年我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 。
在2020年6月疫情稍稍稳定后 , 据称旷视也收到了许多订单需求 。 目前 , 旷视已经落地上百件案例 , 比如建造了亚洲首个调度400台机器人集群同仓协作的智慧仓 , 打造容纳700余台移动机器人的全球最柔性服装类智能仓等 。
纵观传统物流行业 , 人的工作压力大、部分工作环境苛刻 , 物流成本连年攀升 , 企业主动寻求降本增效之道 。
结合几十年的行业观察 , 徐庆才认为 , 物流行业目前面临的挑战主要在于设备的海量规模和系统的柔性离散 。
在发布会上 , 这位物流行业的老兵踏上一个自己几十年来并不熟悉的互联网发布会舞台 , 慷慨陈词:“未来物流行业将面对三大命题:一是如何制定高可靠规划 , 保证合理稳定的方案规划设计;二是如何精准控制 , 精确准时的控制设备协同作业;三是如何打造高效能装备 , 保障高效安全的储存、拣选及配送 。 ”
文章图片
答案是什么?徐庆才十分肯定 , 是AI 。 “AI+是智慧物流发展的新引擎 , 其终极目标是为行业用户降本增效 , 提升用户体验 。 而在这一过程中 , 旷视将重点聚焦三大战略方向——AI算法技术力、软硬一体产品力、整仓集成生态力 。 ”
王宏玉和徐庆才这位“老伙伴”的观点类似 。 他告诉智东西 , 其实自2016年开始自己就感到传统物流行业面临痛点 , 而AI , 可能会给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 王宏玉在2020年3月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从沈阳突破重重关卡来到北京旷视公司 , 是什么让他义无反顾?他向智东西说出了自己多年来的一个理想:“中国的AGV(移动机器人)在世界上掌握着话语权 , 希望中国的AMR(自主移动机器人)也能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 , 而自己的想法与旷视的创始人非常契合 。
王宏玉的语速大约到平常人的1.5倍 , 这让我想到上次采访印奇和唐文斌时他们的语速 , 非常接近 。 王宏玉说 , 本来预计旷视智慧物流新品和团队明年6月才面世 。 但是 , 没想到来旷视之后项目推进异常顺利 , 没有摩擦力 , 所以今年就与大家见面了 。 他坦言 , 旷视团队富有的活力令他这个在中科院系机器人工厂工作20余年的“老新人”很感动 。
旷视联合创始人兼CTO唐文斌认为 , 物流行业与AI正在经历双向选择的过程 , 旷视充分看到了AI技术在物流行业的价值与使命 。 此前 , 旷视联合创始人兼CEO印奇在7月的一场沟通会上就坦言 , AI行业正步入Gartner曲线中的“死亡之谷” , 需要与行业完成价值闭环才能生存下来 。
一场“AI+物流”的浪潮已经暗流涌动 。
三、立足“CV+” , 用一个个项目说话
为这一场AI+物流浪潮 , 旷视等了三年 。
【MegBot-T|旷视向智慧物流行业扔了一颗核弹!牵手行业“天团”,推七大AI新品】旷视从2017年开始涉足智慧物流行业 , 从提供算法到亲自下海做端到端的方案 , 旷视为物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种创新解决问题的思路:“CV+” 。
简单来说 , 计算机视觉(CV)的核心就是从图像和视频里怎样获得高层次理解的信息 , 而除了向下深耕深度视觉技术和CV算法 , “CV+”聚焦的一大问题就是 , 识别获取了高层次的信息又怎样呢?
文章图片
在物流行业 , 识别获取了高层次的信息可能为生产、营运带来革命性的价值 。
以旷视徐福记工厂案例为例 , 根据客户需求和食品快消行业特点 , 旷视为徐福记量身定制了点到点+货到人+智能搬运系统 。 系统感知到的信息则成为机器自动搬运搬运的依据 , 据称及时率和准确率达到100% , 还降低了异物掉入产品中的风险 , 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
文章图片
▲徐福记厂区 , 旷视物料搬运AGV正在托举货物
而在另一个名为“储存易”的新加坡迷你仓智能升级项目中 , 借助旷视提供的包括河图、智能安防系统、搬运机器人、智能电子锁具等软硬件一体化的完整智慧物流解决方案 , 客户实现了7X24小时自助存取、高安全性、高私密性的用户体验 , 以及3倍空间利用率提升、80%人力成本节约、毫秒级实时掌握存储情况的部署成效 。
▲“储存易”的新加坡迷你仓
文章图片
按照唐文斌的理解 , 从计算机视觉出发 , 旷视发力的正是“视觉反馈控制” , 这正契合了物流行业的需求 。
可以看到 , 旷视的CV(计算机视觉)立本是其AI企业基因中的不变因素;而在CV+的思路下 , 旷视正在从产品、人才、服务等多方面将自己修炼成一个灵魂强大的行动体 。
结语:AI赋能物流仓储行业 , 科技“后浪”和行业先驱跨代会师
随着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 , 物流仓促行业迎来新的机遇 , 一个万亿级别的供应链物联网长尾市场正在露出端倪 。
作为AI算法起家的企业 , 旷视为行业带来了深入洞察的河图及移动机器人等方案 , 将通过一个个项目为企业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 , 并聚合行业合作伙伴 , 向工业物流及商业物流场景提供高度智慧化的行业解决方案及全生命周期服务 。
当AI进入深水区 , 以物流仓储行业为代表的传统行业中有许多宝贵经验都是AI获得供血的来源 , 敬畏行业积累和行业经验AI创业者才有望走得更远 。 当然 , 跨越年龄的代际和思维的鸿沟并不容易 , 有时候甚至连基本概念的理清都十分困难 , 这需要推动者强大的魄力和包容性 。
推荐阅读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转向|时代落幕,佳能:1DX3 将会是旗下最后一款旗舰单反
- 集聚|向全球应用创新策源地持续迈进 上海“双千兆”应用体验中心正式揭牌
- 警告!|华为联想卷入滴滴高管千万受贿案 判决书曝光浪潮曾向其输送720多万
- 何由|2021年,奔向星辰大海的脚步更稳更远!
- 西湖|施一公:创新,永远向顶尖发力!
- Hotel|向光前行,点亮未来 -- 2022上海国际商业及工程照明展
- 趋势|[转]从“智能湖仓”升级看数据平台架构未来方向
- 向张桂|钟南山邀张桂梅赴广州治疗
- 产业化|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助力“专精特新”走向“隐形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