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典|应对变异毒株 不同技术路线疫苗积极接招

追问新冠疫苗
◎采访人员 张佳星
最近 , 新冠病毒的变种德尔塔、拉姆达一个接一个出现 。 新冠病毒感染人的“敲门砖”叫刺突蛋白(Spike蛋白) , 样子像个“仙人掌” , 病毒在它上面的变异会对疫苗的有效性产生一定影响 。
截至目前 , 获批上市和紧急使用的疫苗已经被科学研究证明对变异毒株仍然有效 。 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近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 各条技术路线的疫苗 , 对新冠变异株保护力确实呈现一定程度下降 , 但是目前的变异株还在疫苗可保护范围内 。
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近期关于mRNA疫苗对拉姆达变异毒株影响的研究显示 , 疫苗产生的抗体数量大大减少 , 但仍然显示出了效力 。
以防万一 , 各疫苗研发团队 , 例如军事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相关企业等 , 都在持续关注病毒变异 , 开展新疫苗的研发工作 。
“新生代”疫苗有接招“宝典”
“第一步 , 优化抗原 。 ”在回复科技日报采访人员的问题时 , 参与疫苗研发的科研团队带头人给出“宝典”第一章 , “需要设计的疫苗路线都要先走好这一步 。 ”
这竟然是一本通用宝典!需要设计的疫苗技术路线均可使用 。 它们包括:核酸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载体疫苗等 。
陈薇院士团队的疫苗是不是?是 。 宇宙大药厂辉瑞的疫苗能不能用?也能用 。
能够设计 , 意味着可以从分子的层面“操作”一下 。
啥操作呢?诞生自20世纪的DNA重组技术、反向疫苗学技术、多糖蛋白结合技术 , 使得“新生代”疫苗可以通过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变厉害” 。
具体来讲 , 变异序列一经解码 , 各研究团队就可以挖掘出基因组中有价值的信息 , 凭借过往积累 , 对疫苗的序列进行重新设计、优化 。
“后面的工作与最初研发疫苗时是一致的 , 用原有的技术平台跟上 , 一步步推动新疫苗走向上市 。 ”该带头人说 。
可见 , 新疫苗只需“重走设计的第一步” , 筛选、动物试验等工作可在已建成的平台上推进 。
此前 , 有mRNA疫苗研发企业负责人对科技日报采访人员表示 , 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 , 只要有了变异病毒株的序列(无需培养出病毒 , 只需序列信息) , 4—6周即可完成对新疫苗的研发 。
传统疫苗接招 , 沉稳应对
与“新生代”疫苗不同的传统灭活疫苗在我国使用范围最广 , 又怎么接招呢?邵一鸣介绍 , 灭活疫苗的技术路线在应对变异时也是非常快捷的 。
灭活疫苗有自己的“宝典” , 第一步是对变异株进行培养和鉴定 。
灭活疫苗需要首先获得变异的新冠病毒毒株 , 进行疫苗株筛选 。 确定疫苗株之后 , 再进行大规模的培养 。
由于技术的创新 ,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等企业已经掌握了“一步灭活法”“高密度培养”等专利技术 。
绝技在手、应对沉稳 。
“整个生产工艺无需变更 , 只需要在投料端将培养的变异株投入 , 经过一个生产周期就会生产出针对变异的新疫苗 。 ”邵一鸣说 , 只要检测数据和研究结果显示应该更新疫苗了 , 中国有能力做到及时更新并快速大规模提供 。
应对新冠病毒变异 , 除了新疫苗研发 , 疫苗接种策略也是起着非常大的作用的 。 比如接种加强针 , 招呼更多的抗体现身 , 也能够对战大变身的新冠病毒 。
【宝典|应对变异毒株 不同技术路线疫苗积极接招】而且 , 我国使用广泛的灭活疫苗 , 接种时让很多有效成分进入体内 , 具有广谱性 , 越多的人接种疫苗 , 免疫屏障越坚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