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经济日报评论:网约车洗牌规矩不能坏

来源:经济日报
_原题是:网约车洗牌 , 规矩不能坏
在滴滴离开聚光灯的日子里 , 美团打车、高德打车、T3出行等多个企业高调争抢市场 , 各种新旧问题交织出现 。 网约车企业必须明白:行业内部可以重新洗牌 , 但该有的规矩绝不能坏 。
【新浪科技综合|经济日报评论:网约车洗牌规矩不能坏】在滴滴离开聚光灯的日子里 , 美团打车、高德打车、T3出行等多个企业高调争抢市场 。 巨额补贴下 , 消费者又开始晒出几块钱就能打车、甚至免费打车的订单 。 网约车行业似乎重回多年前的起跑线 。
随着第二梯队你追我赶 , 各种新旧问题交织出现 。 据黑猫投诉统计 , 滴滴下架后 , 7月高德打车投诉环比增加168% , 同比暴增1131%;T3出行投诉环比增加23.2% , 同比暴增1162%;美团打车投诉环比增加68.9% , 同比增加300% 。
从投诉问题来看 , 有的是因为服务和管理跟不上快速扩张的脚步 , 扯出了新问题 , 且司机端和消费者端都有 。 例如 , 有司机投诉有关出行平台为了拉新客户推出的“全天免佣活动”实际并不免佣;还有打车用户称打车金无法使用 。 另有大量用户投诉未使用打车服务却被无故扣款 , 不知是什么缘故 。
有的是已有解决方案的老问题又出现在新平台 。 比如 , 有消费者投诉打车平台车辆没有录像 , 导致自己手机遗失后无法找回 。 还有消费者发现网约车司机在正常收取远程费后 , 又哄着老年乘客支付了高额返程费 , 甚至还有消费者投诉网约车司机以“扣押行李”威胁自己支付返程费 。
消费者投诉最集中的是实际价格比预估价高、司机不按时来接、不按定位来接等 。 这些问题在有关平台均存在 , 特别是某些聚合类平台 , 对网约车和司机的管控力度不够强 , 解决问题的渠道不够畅通 。
网约车行业的整体合规率也不容乐观 。 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 , 截至6月30日 , 全国共有236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经营许可 , 但13家月订单量超过30万单的平台中 , 竟有9家订单合规率不足60% 。
网约车行业关系消费者出行便利乃至生命财产安全 , 参与者无论大小 , 无论新旧 , 都应被一视同仁地管起来 。
行之有效的经验要及时推广 。 有些经验不是某个企业的流程 , 而是全国数亿消费者用真金白银乃至血泪代价换来的宝贵经验 。 比如车内录音录像功能 , 是当年“顺风车事件”后上线的 , 遗失物品送回功能是根据多年的乘客失物找回需求开发的 。 这些保护司乘安全与财产安全的有效手段 , 各个平台应当“标配” 。
已经出台的政策应抓紧落实 。 消费者和司机并不固守一个平台 , 会根据价格、便利性随时变换 。 只有整体合规 , 才能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 保障消费者权益在各个平台不受侵犯 。 尤其是消费者反映强烈的差价问题 , 监管部门应要求平台公布估价标准 , 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
至于价格补贴 , 可以再观察观察 , 不必急于干预 。 网约车就算补贴略高 , 也不会对公交车、地铁等形成过大冲击 , 而司机和消费者又是自由流动的 , 哪家服务好 , 他们会用脚投票 。 目前 , 靠巨额补贴抢占份额、合并上市的“出口”已经被管住了 , 资本自己会算账 。 不管身处哪个梯队 , 网约车企业必须明白:行业内部可以重新洗牌 , 但该有的规矩绝不能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