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媒体:自动驾驶“欲速则不达” 拿消费者当小白鼠极其不负责任

自动驾驶“欲速则不达”
鲍南
近日 , 某青年企业家不幸殒命车祸 , 据报道原因疑似是其驾驶车辆的自动驾驶功能没能探测出前方车辆 。 涉事车企则表示 , “没有提供自动驾驶服务 。 ”“NOP领航辅助不是自动驾驶 。 ”
目前 , 该事故具体原因尚在调查 , 但这一风波再度将自动驾驶话题推进了公众视野 。 近年来 , 随着芯片算力、机器视觉等技术的进步 , 自动驾驶从概念到现实的转化拥有越来越多的支撑条件 。 然而 , 就现有的技术水平而言 , 要实现完全解放司机双手的自动驾驶还不现实 , 大量车企只能实现辅助驾驶功能 。 而“自动”与“辅助”显然存在质的区别 , 但一些新能源车企为了营造自己的科技范儿 , 在营销时故意模糊处之 , 暗示消费者可以依赖这套系统 。 更有甚者 , 将“软件逻辑”套用在造车上 , 希望通过不断的升级迭代来完善辅助驾驶 , 这无疑是拿消费者当“小白鼠” , 把社会当试验场 , 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
从理论上说 , 在既定规则下稳步运行的人工智能 , 可以避免感性因素造成的事故 , 从而革命性地提升社会的交通效率 。 但从世界各国的路况来看 , 现实中鲜有一种理想形态 , 反倒是闯红灯的行人、乱窜的非机动车、情况各异的乘客等不可控变量 , 构成了任何实验室都无法模拟的环境 , 对人工智能的可靠性提出了巨大挑战 。 不仅如此 , 自动驾驶还面临着一系列道德和法律困境 。 比如 , 遇险时是优先保护司机还是行人 , 出了事故担责是司机还是车企……种种矛盾说明 , 自动驾驶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 , 而需要社会的规则意识与科技创新齐头并进 。 反观当下的风投、车企与创业者 , 对此提及甚少 , 反而都将大量资源押注在技术进步与商业化变现上 , 这无疑是在心浮气躁地跛脚狂奔 。
【北京日报客户端|媒体:自动驾驶“欲速则不达” 拿消费者当小白鼠极其不负责任】自动驾驶是一个前景无限的市场 , 我们期望这一业态能够健康有序发展 。 在笔者看来 , 首要一点便是严格准入机制、抬高准入门槛 , 帮助市场戒骄戒躁 。 就拿北京来说 , 早在2017年 , 市交通委就出台文件 , 对公司资质、路试条件、模式设计乃至保险金额做出了详尽规定 。 之后 , 从封闭场地到城市道路 , 从清朗日间到雨雾夜间 , 从低速单车到高速列队 , 北京一张张发放测试牌照 , 一点点扩大自动驾驶的使用范围 , 取得了超过1.5万人乘坐“无人车”、累计测试200万公里零事故的成绩 。 由此可见 , 监管手段与自动驾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 我们既要发挥监管对安全底线的坚守 , 也要充分激活公司的科研创新意识 。 始终坚持在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突破 , 宁可慢一点 , 也要稳一点 , 自动驾驶才能真正走得远一点 。
概而言之 , 自动驾驶“欲速则不达” 。 公司保持敬畏之心 , 监管持续精准发力 , 人人涵养规则意识 , 这样的合力才能让自动驾驶真正造福我们的生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