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高|下沉式道路积水人车被困,到底能不能避免
◎瞿 剑
北京8月16日晚间局地强降雨 , 发生了一起下沉式道路严重积水、人车被困并溺亡的悲剧 。 所有意外逝去的生命都不该被遗忘 。 记住他们 , 除了生命的尊严 , 还有为了不重蹈覆辙 。
【标高|下沉式道路积水人车被困,到底能不能避免】由于地形、规划、地权以及用地功能等方方面面原因 , 下沉式道路设计不可避免 , 下沉式道路雨天积水恐怕也不能完全避免 。 那么 , 下沉式道路积水导致人车被困 , 就是同样的宿命吗?
每当此时 , 网络上总是充斥大量“自救帖” , 教人如何在被水围困的孤车绝境中逃生 。 且不说这些自救动作靠不靠谱 , 或有几分实际可操作性 , 我们首要考虑的 , 难道不是避免涉入那样的险境 , 求得本质上的安全更好吗?
没有人愿意涉身这样的险境 。 驾车贸然闯入 , 无非不知情 , 或是知情却没有预估到危险的严重程度 。 如果有什么能给到当事人一个准确的危机预判 , 就可以救人一命 。 这样准确的危机信号有没有?答案是有的 , 而且看上去简单之极 。
我们日常行车 , 在下沉式道路入口处及两边立面上 , 经常可以看到画上的标高尺度 , 画上去不费吹灰之力 , 成本也很有限 , 但它却是一个人性化的、伟大的发明:雨天驾车人一看便知 , 此处积水有多深 , 可避免盲目误入 。 只可惜 , 下沉式道路施画标高尺度并非“标配” , 有的地方有 , 更多地方没有 。
从画上的标高尺度“可有可无”的现实看 , 下沉式道路配置标高尺度显然还不是强制性国标 。 是不是“标配” , 除了可否一目了然知道积水深度 , 对驾车人的心理影响同样重要——既然可有可无 , 驾车人就不一定会注意到它的存在 , 导致某些情况下对已有标识的忽略而酿祸;而如果所有下沉式道路必备标高尺度 , 驾车人看它习惯成自然 , 就是大概率事件 。
众所周知 , 国家标准的制修订 , 需要严格的行政程序 。 但在一个“人命关天”理念深入民心的社会 , 推动交通标识国标中加入“下沉式道路配备明显可辨的标高尺度” , 或许已经刻不容缓了 。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世界单体容量最大漂浮式光伏电站在德州并网发电
- 功能|Linux 微信官方版 2.1.1 正式发布
- IT|国内最长湖底隧道正式通车运营
- 尺寸|3199元起,小米12/12 Pro/12X手机今天晚上20点正式开售
- IT|以色列正式批准开放第四剂新冠疫苗接种 限免疫力低下人群
- 平板|MIUI 13推出无字模式,内测机型名单公布
- 公司|赣锋锂业智能立体仓储系统正式运行
- 系统验证|以技术革新加速芯片创新效率,EDA软件集成版PNDebug正式发布
- IT|安九高铁正式开通:时速350公里、京港台通道商丘至深圳段贯通
- 集聚|向全球应用创新策源地持续迈进 上海“双千兆”应用体验中心正式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