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抗新冠病毒广谱单抗可应对现有变异株
采访人员19日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获悉 , 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合作研发出一种能够靶向多种冠状病毒入侵受体ACE2的阻断型单克隆抗体h11B11 , 其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及其突变株感染宿主细胞及模式动物 , 并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 。 同时 , 作为新冠病毒入侵宿主受体的拮抗剂 , 该抗体表现出优越的广谱性和中和活性 , 可应对目前流行的各种变异株 。 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
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不断出现 , 且传播速度越来越快 。 这给新冠病毒的预防控制带来了巨大挑战 , 亟须研发出可以应对病毒各种变异株的有效疗法 。 中和抗体疗法已被证明有效 , 但变异株出现 , 则单一位点的单抗必然失效 , 广谱中和抗体的研发必须提上日程 。
幸运的是 , 近日我国科学家已经成功分离出一株人源化的基因工程单克隆抗体h11B11 , 该抗体针对ACE2 , 即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受体 。
【抗体|抗新冠病毒广谱单抗可应对现有变异株】所谓单克隆抗体 , 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分子 , 属于生物药物 。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 , 靶向病毒表面蛋白的单克隆中和抗体成为潜在的有效治疗新冠肺炎的手段 , 它通过与新冠病毒结合 , 抑制病毒的活性 , 保护细胞免受侵害 。 相比小分子药物 , 单抗药物机理清晰 , 对靶点的选择性高、特异性强 。 好的单抗药物可以高效率击中靶点 , 减少副作用 。
该研究成果对新冠病毒的抗体治疗 , 尤其针对目前多种变异株具有重大临床应用价值 。 经过多种冠状病毒的假病毒和真病毒中和评价 , 该抗体被证实对新冠病毒及其突变株病毒均具很好的抑制活性 。
同时 , 该抗体与微生物研究所早期开发的新冠治疗性抗体CB6联合使用 , 能协同提高中和活性 。 CB6治疗性抗体是一款靶向新冠病毒S蛋白RBD的抗体 , 由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团队和严景华研究员团队联合研发 , 目前已在美国、欧盟、印度等地获得紧急使用授权 。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杜艳芸博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博士后史瑞、北京大学张莹博士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谭文杰研究员、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王佑春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王晨辉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严景华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 。 采访人员陆成宽
推荐阅读
- IT|巴西两艘邮轮共计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46例
- 蛋白|二代新冠疫苗来了!打了一代,还需要它吗?
- 柯腾|争做细分赛道冠军——探寻厦门“小巨人”企业成长密码
- 国药|二代新冠疫苗来了!打了一代,还需要它吗?
- IT|以色列正式批准开放第四剂新冠疫苗接种 限免疫力低下人群
- 养殖|科创信达冠名!第二届智慧养殖高峰论坛帷幕:推动畜牧行业新升级
- 国际|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获国际创业大赛冠军,获价值千万元奖励
- 机器人|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获国际创业大赛冠军,获价值千万元奖励
- 疫苗|中国生物:全球首支获批使用二代新冠疫苗将在阿联酋用于序贯接种
- IT|世卫组织:2022年或将成为新冠疫情危急阶段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