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财经社|手握716亿元,仍巨额定增582亿元,宁德时代“收割”动力电池行业?


文/魏帅
8月12日晚间 , 有着“创业板第一股”之称的宁德时代宣布582亿元的定增方案 , 成为当天乃至近期股市的焦点 。 当日晚间 , 最高可容纳2000人的机构电话会议直播间直接被挤爆 。
8月12日晚间 , 有着“创业板第一股”之称的宁德时代宣布582亿元的定增方案 , 成为当天乃至近期股市的焦点 。 当日晚间 , 最高可容纳2000人的机构电话会议直播间直接被挤爆 。
然而 , 巨额定增方案发布后的数个交易日中 , 宁德时代乃至整个锂电板块的股价都处于变动之中 。 8月19日、20日两个交易日中 , 锂电板块相对回暖 , 但对于宁德时代大笔定增的消息 , 仍然争议不断 。
宁德时代582亿元的定增额度 , 堪比蔚来、理想、小鹏IPO融资额的总和 , 更是与近期即将回归A股的中国电信募资总额旗鼓相当 。 放眼整个A股 , 仅有265家上市公司市值超过这一数字 。
“印钞机也赶不上宁德时代定增的脚步 。 ”或许在宁德时代看来 , 这是自身的万亿市值和市盈率有着“印钞”的资本 , 但其高位定增的行为早已产生了连锁反应 , 鉴于宁德时代占据创业板近12%的市值 , 动力电池产业链大大小小的公司 , 正在成为这次资本行为的“牺牲品” 。
宁德时代巨额定增“割韭菜”?
事实上 , 急速扩张、体量巨大的宁德时代 , 对于整个产业链和赛道股的影响远超想象 , 资本市场的“连锁反应”持续 。
【AI财经社|手握716亿元,仍巨额定增582亿元,宁德时代“收割”动力电池行业?】8月16日 , 从宁德时代到锂电概念上下游的锂电池、盐湖提锂等子板块均位于A股跌幅榜的前几位 , 整个锂电板块下跌3.8个百分点 。 宁德时代的抛盘涌出 , 使得恐慌蔓延至整个新能源板块 , 尤其是锂电板块 。 由于宁德时代是创业板的第一大权重股 , 整个创业板指也被拉了下来 。
有资深投资人士直接坦言 , 只有银行或者是顶级巨头才可能涉及如此高额的融资 。 宁德时代合理范围内的融资可以提高自身业务的造血能力 , 但是如此突然的天量融资 , 肯定会给市场带来恐慌情绪 , 随时都可能会“要了中小股东的命” 。
“产能扩张需要”是宁德时代用来解释巨额定增的理由 。
宁德时代公告显示 , 在582亿巨额募资中 , 9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 70亿元用于技术研发 , 其余419亿资金均被用于扩大产能 。 其中 , 有354亿元资金投向福鼎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广东瑞庆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一期等锂电项目 , 还有65亿元被用于江苏时代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四期) 。
充分的业务理由 , 让宁德时代在回答市场质疑时也底气颇足 。
宁德时代方面认为 , 定增是公司整体的长期战略规划 , 需要有一部分资金匹配 。 按监管规定 , 定增最高可以到30% , 而此次582亿按市值计算占比不到6% 。 公司还称 , 此次定增面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 , 并不存在大家认为的会对市场造成冲击 。 公司的言外之意是 , 582亿的募资并不算多 , 而且也不会对市场造成冲击 。
在宁德时代的维度里 , 582亿似乎与1.17万亿(截至8月19日收盘)的市值相比不算什么 , 但实际上 , 除却资本市场给予其高市盈率和市值预期外 , 其募资的金额超出了它的赚钱能力 。 数据显示 , 宁德时代2020年营收为503亿元 , 净利润为55亿元 。 此次的增资额度是目前宁德时代盈利能力的十倍之多 。
此次巨额定增也并非宁德时代融资的开始 。 事实上 , 去年3月 , 宁德时代就接连抛出定增方案以及投资公告 , 涉及资金总额约300亿元 。 其中 , 定增拟募现金不超过200亿元 , 公司再另自筹约100亿元 。 彼时的定增目的与此次一致 , 都是用于扩充产能以技术研发 。
让人意外的是 , 这笔钱直到现在也没有花完 。 据宁德时代公告 , 截至今年6月30日 , 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还有68亿元 。 截至今年3月31日 , 宁德时代账面货币资金高达716.77亿元 。
在手握716亿元资金并未使用的前提下 , 宁德时代“割韭菜”的意味明显 。
一位常年关注新能源产业链、锂电池赛道的行业人士表示 , 重点是时机 。 “在宁德时代发布公告之前 , 新能源包括锂电板块由于前期涨幅过大 , 已经进入到高位动荡时期 。 宁德时代股价高点甚至高至583(元每股) , 这次的大规模增发带来的利空反应与新能源短期上涨过快相叠加 , 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
据Wind数据统计 , 上市以来 , 宁德时代累计融资397亿元 , 其中股权融资(IPO+定增)252亿元 , 债权融资45亿元 , 间接融资100亿元 。 如果此次582亿元定增融资得以成行 , 宁德时代通过股权融资获得的资金将高达834亿元 。 但是宁德时代自2018年6月上市以来 , 累计现金分红仅为13.57亿元 , 分红率为8.76% 。
手握716亿元 , 仍巨额定增582亿元 , 宁德时代“收割”动力电池行业?

AI财经社|手握716亿元,仍巨额定增582亿元,宁德时代“收割”动力电池行业?
文章图片
图1/2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疯狂扩张维持“霸主”地位
巨额的资本支持 , 让宁德时代比别人少了许多金钱烦恼 。 确实 , 资本带来的底气使得宁德时代地位更加稳固 , 也更能支撑起其霸主的野心 。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常说一句话 , “假如我们不是世界第一 , 我们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 ”事实上 , 宁德时代之所以能在短短数年成为行业领头羊 , 与其扩张脚步分不开 , 尤其在如今行业竞争加剧、赛道上的玩家变多的同时 , 宁德时代想要维持自己的第一位置 , 竞争性扩产是必经之路 。
业内人士也认可这一说法 , 扩产确实有利于稳固宁德时代在行业的领先地位 , 是适应市场竞争的一种需要 。
据GGII预计 , 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提升至 20%以上 , 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 1100GWh;瑞银此前发布的报告中也预计 , 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的需求将升至973GWh 。 根据机构预测 , 在2025年左右 , 动力电池市场或将正式迈入“TWh”时代 。
在宁德时代目前发布的扩产信息中 , 今年产能规划在160GWh , 定增582亿投资的产能大约137GWh , 预计投产后总产能在297GWh左右 , 加上宜春、上海等潜在扩张的基地后 , 预计2025年有望达到700-800GWh 。
但行动的并非只有宁德时代一家 。 在这样的市场预期下 , 全球动力电池供应商都开始扩充产能的计划 。 有媒体统计 , 目前包括宁德时代、LG新能源、中航锂电、亿纬锂能、SKI、比亚迪在内的21家企业规划产能已达到3155GWh 。 这一数字将是预计市场需求的3倍左右 。
据AI财经社了解 , 韩国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数据显示 , 宁德时代在2020年以34GWh动力电池装机量连续四年位居全球第一 , 市场份额为24.82% 。 显然 , 在市场潜力基本确定的前提下 , 即便忽略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 宁德时代要想利用目前的产能规划 , 市占率需要大幅稳定提升 。
另外 , 不可忽略的是 , 无论是目前还是未来的规划产能计划 , 宁德时代过于专注于资产性支出 , 带来的折旧损失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 数据显示 , 2016年至2020年 , 宁德时代折旧占比净利润分别为25%、31%、57%、83%、75% 。
疯狂扩张的“蝴蝶效应”变得越来越明显 。 2020 年 , 公司动力电池产量 51.71GWh , 较上年增长 9.42% , 但是产能利用率由2018年的93.87%降至74.83%;综合毛利率也出现明显下降 , 2018年-2020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2.79%、29.06%、27.76% 。
在良好的销售行情下 , 大幅扩张与资本支出是未来创造更大价值的必由之路 , 但在如今行业上下游利润压榨、同行业竞争白热化的形势下 , 资本性支出需要更慎重 。
值得注意的是 , 相比于产能扩张的大幅支出 , 宁德时代在技术研发向的支出只占据很小的一部分 。
在网络上流传的一张照片中 , 曾毓群的办公室挂着“赌性坚强”四个字 , 由此 , 宁德时代的“豪赌”本性可见一斑 。 但从长期来看 , 坐拥万亿市值 , 发展并非单纯的靠资本市场的豪赌 , 宁德时代需要更稳一点 。
手握716亿元 , 仍巨额定增582亿元 , 宁德时代“收割”动力电池行业?

AI财经社|手握716亿元,仍巨额定增582亿元,宁德时代“收割”动力电池行业?
文章图片
图2/2
(福建宁德时代厂区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