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思想实验:拆分波粒二象性
本文为中国激光第2251篇 。
Photonics Research2021年第9卷第7期封面文章:
文章图片
图1/1
Pratyusha Chowdhury ,Arun Kumar Pati ,Jing-Ling Chen 。Wave and particle properties can be spatially separated in a quantum entity 。Photonics Research ,2021 ,9 (7): 1379-1383
波动性与粒子性是大自然的两个基本属性 。 关于光是波还是粒子的争论是一个古老的问题 。 例如 , 牛顿认为光是一个粒子 , 而惠更斯、托马斯·杨、麦克斯韦等人则认为光是一个波 。
量子理论出现后 , 人们开始意识到光可以是一个相互矛盾的量子实体 , 即它可以是波或者粒子 , 取决于具体的实验环境 。 这种令人惊讶的现象就是众所周知的光的波粒二象性原理 。
1923年 , 法国物理学家路易斯·德布罗意大胆地将波粒二象性从光推广到任意其他物质 , 此天才的思想彻底改变了我们对物理世界的看法 , 同时也启发了量子力学基本方程的建立 , 即薛定谔方程 。 如今 , 波粒二象性已经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 。 它导致了一种常识性的看法 , 即波动属性和粒子属性在一个量子实体中同时共存 。
波粒二象性似乎告诉我们 , 波动性与粒子性这两个物理属性是相互绑定在一起 , 因此不能在一个量子实体中被拆分 。 这就引起了一个根本问题:人们能否完全分离单个光子的波动性与和粒子性 , 从而成功拆分波粒二象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 印度理工学院的P 。Chowdhury、哈里什-钱德拉研究所的A 。K 。Pati教授和南开大学的陈景灵教授提出了一个思想实验 , 用以展示单个光子的波动性与粒子性可以在空间中分离 。 这一重大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于Photonics Research2021年第9卷第7期 。
拆分波粒二象性
为了展示这种分离 , 该研究团队首先使用波粒盒子来产生单个光子的波粒叠加状态 , 然后根据量子柴郡猫的类似技术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 。 量子柴郡猫是一种量子悖论 , 其表示猫(量子物体)和它的笑容(物理属性)可以在空间中分离 。
此研究工作所提议的实验装置包括改进的马赫-曾德尔干涉仪 , 人们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预选和后选状态来计算某些可观察量的弱值 。 研究团队发现光的粒子特性在干涉仪的左臂为零 , 而波的特性在右臂为零 , 从而在改进的马赫-曾德尔干涉仪中实现了波粒属性的空间分离 。
此外 , 他们还发现 , 虽然光的波粒二象性被打破 , 但在波粒属性空间分离的情况下互补性原理仍然成立 。 该研究成果在量子基础和量子通信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陈景灵教授认为 , 拆分波粒二象性是量子基础的一个重要贡献 , 其将激发一些新的实验研究 。 例如 , 当采用“纯粒子特性”的光进行杨氏双缝实验时 , 屏幕上的干涉条纹是否会消失;同时 , 当采用具有“纯粒子特性”的电子进行相应的衍射实验时 , 电子的衍射效应是否会消失 。
Pati教授认为可以在后续工作中实施一个有趣的提议 。 对于量子柴郡猫来说 , 它意味着量子物体与其物理特性之间的双方分离 。 对于拆分波粒二象性而言 , 它表示量子物体中两个物理特性之间的双方分离 。 通过联合量子柴郡猫以及波粒二象性的拆分 , 人们可以进一步考虑三方分离 , 即量子物体本身、波动属性和粒子属性之间的三方分离 。 一旦实现这样的分离 , 那么人们将获得量子的“超级柴郡猫” 。
科学编辑 | 南开大学 陈景灵
编辑 | 方紫璇
文章作者简介
陈景灵
南开大学
研究方向: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
陈景灵 , 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1994年于南开大学物获理学学士学位 , 1997年于南开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 , 2000年于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获理学博士学位 。 2000年7月-2002年3月于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 。 2002年-2005年7月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工作 。 2005年8月至今任南开大学教授 。 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长期从事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的基础研究 , 已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140余篇(包括8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 , 1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 研究工作特色是理论研究系统性强 , 并紧扣实验检验 , 目前已有10个理论结果获得实验的成功检验 。
Arun Kumar Pati
哈里什-钱德拉研究所
【新浪科技综合|思想实验:拆分波粒二象性】研究方向: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
Arun Kumar Pati(阿伦·库玛·帕蒂) , 哈里什-钱德拉研究所教授 , 印度国家科学院院士(2013年) 。 研究领域包括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几何相理论及其应用 , 以及量子力学基础 。 重要发现包括量子不可删除定理、混合状态的几何相、远程状态制备协议、量子不可隐藏定理、量子力学中更强的不确定性关系、以及量子信息掩蔽等 。 已在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150多篇研究论文 。 其研究成果在Nature、Science及其他知名学术媒体均有亮点报道 。
文章推荐
1 。Haijun Kang ,Dongmei Han ,Na Wang ,Yang Liu ,Shuhong Hao ,Xiaolong Su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robustness of Gaussian quantum coherence
2 。Miao Zhang ,Haijun Kang ,Meihong Wang ,Fengyi Xu ,Xiaolong Su ,Kunchi Peng 。Quantifying quantum coherence of optical cat states
3 。Fenghua Qi ,Zhiyuan Wang ,Weiwang Xu ,Xue-Wen Chen ,Zhi-Yuan Li 。Towards simultaneous observation of path and interference of a single photon in a modified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
本文转自中国激光杂志社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