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我也知道挖耳屎不好,可我就是管不住这双手啊!
来源:果壳
每年 , 美国都有大约12500个孩子因为使用棉签导致耳朵受伤而被送入急诊室 。 从1990年到2010年 , 约有260000个孩子因为耳朵受伤而被送入急诊室 。 根据统计结果 , 位于耳道中部的耳膜是受伤最多的部位 。
而耳膜撕裂绝大部分的原因 , 就是孩子手中的棉棒 。
耳屎有其作用 。 古代的一些医生会把耳屎当成舒缓药膏用来涂抹伤口 , 还有一些医生认为耳屎的味道可以帮助他们诊断病情:一位医生曾经写道 , 耳屎变甜意味着病人命不久矣 。 直到今天 , 医生们依然认为耳屎是最天然的肥皂 , 它能帮助我们清理耳道里死去的皮肤细胞和碎屑 。
可是 , 尽管耳屎——或者说得学术一点 , “耵聍”——有这么神奇的用途 , 我们依然千方百计想把它从耳朵里挖出来 。 为了掏耳屎 , 再尖的东西也有人敢往耳朵里塞 。
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沾着耳屎的棉签 。 | Steve Gschmeissner/Science Source
“我见过的东西超乎你的想象:发夹、铅笔、钢笔 , ”当我问起人们会用哪些奇怪的东西来掏耳朵 , 麻省眼耳医院(Massachusetts Eye and Ear)耳鼻喉科医生戴维?荣格(David Jung)博士说 , “我听到过一些建筑工人说 , ‘用指甲 , 轻点儿就行’ 。 这些全都是我亲眼见到、亲耳听到的 。 ”
如果你正在考虑清理自己的耳朵——无论是轻是重——美国耳鼻喉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Otolaryngology)修订版的指南会告诉你:住手 。 就连棉签也不行 , 无论它看起来多么温和无害 。
这条建议不算新鲜 。 早在1901年 , 《医学简报》(Medical Brief)月刊就曾提出:“若要移除耵聍栓塞 , 请尽量不要使用工具 。 非专业人士使用针、钳子、钩子清理耳道常会造成损伤 。 ”
耳朵不像我们的牙齿 , 它不必每天清理 。 频繁使用棉棒会造成耳道划伤 , 耳膜穿孔和听小骨错位 , 这些都会直接导致听力下降 , 头晕 , 耳鸣等一系列耳损伤症状 。 更不用说其他奇奇怪怪的工具了……
一套17世纪的22K金个人护理工具 , 包括挖耳勺、牙签和剔甲刀 。 | Matthew S 。Gunby/AP
很少有医学建议能够历经这么长的时间而始终不变 。 现在 , 谁都知道我们不应该把异物放进耳朵里——荣格的病人在承认自己用各种东西掏耳朵的时候 , 总免不了有几分羞愧 , 这足以证明他们知道自己不该这么做 。
问题在于 , 人们总会明知故犯 。 新的指南引用了一项研究 , 它的标题是“乔斯大学教学医院的医学专业人士往自己的耳朵里塞过什么东西” 。 这个研究发现 , 参与调查的该医学中心工作人员中 , 有超过90%的人会用棉签或火柴棍之类的东西来清理自己的耳道 。
“掏耳朵的感觉很棒 , 简直是一种感官享受 。 你对这种感觉趋之若鹜 , 就像吸毒者和吸烟者一样 。 ”多伦多大学耳鼻喉科教授维托?福特(Vito Forte)博士主持的“OtoSim”公司主要生产耳科检查的模拟设备 , 他这样告诉我们 。
一张能让你觉得爽的图 。 | 腾讯云图库
封闭的鼓膜位于耳道末端 , 在你咀嚼、说话的时候 , 肌肉和骨骼的运动会推动耳屎向外移动 , 最终自然掉落 , 以免影响你的听觉 。 把棉签或者螺丝刀塞进耳朵实际上是反其道而行之 , 耳屎可能会被这些工具推到耳道深处 , 有时候甚至会结成硬球 。 然后 , 你可能不得不求助于耳鼻喉科医生 , 让他们用微型吸引头或者鸟喙似的镊子帮你把它掏出来 。
掏耳朵的工具可能很小 , 但它带来的影响却不容忽视:2012年 , 美国医保为超过100万人次支付了近4700万美元的耳垢球清理费用——当然 , 野蛮地掏耳朵肯定不是耳屎结球的唯一原因 , 但它的确是耳屎问题的显著因素 。
往耳朵里塞东西不光低效 , 而且危险 。 “虽然棉签很软 , 但耳道内部的皮肤非常脆弱 , 很容易被刮伤 , ”塞斯?施瓦茨(Seth Schwartz)博士是西雅图弗吉尼亚梅森医学中心的耳鼻喉科医生 , 也是这份修订版指南的第一作者 , 他表示 , “刮伤会带来剧痛 , 甚至发展成感染 。 而且你还有可能弄伤鼓膜 。 ”
他说 , 在这种情况下 , 有时候我们只能通过手术取出鼓膜 , 用患者的自体组织对它进行修补 。
新指南使用的语言和措辞更加平易近人 , 撰写者希望这能帮助人们开始重视这条被忽略已久的医学建议 。
但掏耳朵的坏习惯实在很难戒掉 , 也许它深植在我们的本能之中 , 就像使用工具一样自然 。 福特曾经接到过多伦多动物园的求助 , 工作人员说动物园里的一只红毛猩猩耳朵似乎有问题 。 最后医生发现 , 这只红毛猩猩捡了人们吐掉的口香糖 , 发现它还有黏性 , 于是把口香糖塞进耳朵 , 试图把里面的脏东西粘出来 。
真希望它能读一读这份指南 。
hmmmm|腾讯云图库
参考文献
<1>Stat ,Doctors admonish us to leave earwax alone 。Why won‘t anyone listen
<2>http://edition.cnn.com/2017/05/11/health/ear-cleaning-cotton-swab-injury-study/index.html
作者:Eric Boodman & 准已婚妇女
翻译:妲拉
编辑:odette & 一个AI
一个AI
大夫 , 你就随便他们吧 。 对有些人来说 , 除了“挖出好大一坨耳屎”以外 , 生活中实在没有什么别的成就感来源了 。
【新浪科技综合|我也知道挖耳屎不好,可我就是管不住这双手啊!】本文来自果壳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